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晚报的故事”征文
一家老少从晚报上各取所需读者刘盛华
  • 2012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刘盛华老人展示她的剪报。本报见习记者 辛周伦 摄
  我是齐鲁晚报的老读者,家住万泰颐轩小区。我有一个读报习惯,就是看到有价值的文章,便裁剪下来,分类装在大信封里,如今,我的大信封已经有十多个了。

  我是一名退休女教师,今年76岁。退休后的第二年,我就从老家山西省临汾市,回到了阔别38年的我母亲的故乡,也是我的出生地山东省滕州市。这之后,我才结识齐鲁晚报,齐鲁晚报办得好,当时看了后,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2001年,我同儿子从滕州来到了日照,那时的日照还没今天这么漂亮,但那温润清新的空气,那一望无际的大海,那蓝天白云金沙滩,就足以使我喜欢上了这个小城。我也把买晚报、读晚报的习惯带到了日照,这种习惯也影响着我的家人。
  一份晚报取回来,我们老少4口人都爱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板块。我最爱看古今人物和卫生保健板块;儿子最关心国际问题,如钓鱼岛维权,南海争端等,他还爱看汽车保养和交通新闻;儿媳喜欢看养生与教育新闻;孙子最爱读文学、历史、旅游新闻。我们各取所需,互相交流推荐文章。孙子的作文,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又丰富,说理透彻,许多内容来源于晚报。
  对于自己喜欢看的、有价值的新闻,我会裁剪下来,收藏好。后来,我又发现,剪下这么多有收藏价值的报纸,但要找相关材料看时,得翻找半天,于是我分类保存,分为新闻类、投资类、房产类、经济类。为了方便存放和参考,我又买了许多大信封,分类装起来,并在信封上分别写上“时政新闻”“文化教育”“医药卫生”“金融货币”“城市经济”“交通旅游”“工业农业”“文艺体育”“中外文学”“生态环境”“科学军事”“国防海洋”等10多个。
  最近,我收集了齐鲁晚报报道钓鱼岛全部材料,并写出我的童年见闻,控诉日本侵略者在台儿庄和滕州、临沂犯下的滔天罪行。现在我开始收集“美丽中国”的材料,汇集成册,我坚信在党的十八大后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奔向更美更新的征程。
  本报见习记者 辛周伦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