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西街道办事处彭李社区的韩立田对待身边的人都很上心
乡里乡亲都愿来他家坐坐
文/片本报记者刘涛
  • 2012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韩立田与岳父牛洪庆。 本报记者 刘涛 摄
  市西街道办事处彭李社区韩立田今年已经59岁,曾是一名军人。工作中的他勤勤恳恳,对同事、朋友热情周到;生活中的他洒脱自然,对老人、孩子更是关怀备至。韩立田的妻子牛忠芳告诉记者,家中四位老人一直都是由他亲自照料,“特别是对我爹娘的照顾更让我感动,他照顾他们比我都上心。”
  17年来每周都要
回老家看望父母

  韩立田1972年在四川西昌当兵,1995年从部队转业回到滨州后在滨城区一家单位工作,这样离父母更近了,每周他都要回阳信老家看望父母。由于经常回家探望,公共汽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都和他熟了起来。“每次回家他都要给婆婆公公留下100块钱,生怕他们没钱花。”牛忠芳说。
  韩立田不仅对父母好,对岳父岳母也从没有怠慢。韩立田与牛忠芳于1980年结婚,婚后,韩立田对岳父岳母的照顾从没间断,这也令妻子牛忠芳着实感动。几年前,牛忠芳的母亲得了脑血栓,由于她的弟弟远在苏州,照顾母亲的责任落到了牛忠芳和韩立田身上。“虽然是我母亲,但他对母亲的照料比我上心。”牛忠芳说。
  牛忠芳告诉记者,她母亲得病之后,吃喝拉撒都得有一个人照顾。“我平时工作忙来不及照顾母亲,韩立田就主动照料,给我妈又是换尿布,又是喂饭。有一次,他听说针灸对我母亲的病好,于是他就请战友来为母亲针灸,一连做了20多天。他对我母亲的那种关心,我真是自愧不如。”
  牛忠芳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已去世七八年,韩立群担心岳父孤单,就把他接到家中,“现在父亲过得很好,有这样的好女婿他很知足。”
将新房留给弟弟
还要帮侄子盖房

  韩立田在阳信老家有一弟弟,他对弟弟也是疼爱有加。牛红芳与韩立田结婚后,由于他在部队从军,牛忠芳也跟随丈夫去了四川西昌,家里刚盖的新房也让给了弟弟。现在侄子也已经23岁了,需要盖房娶妻,但弟弟家经济有些拮据,没有钱为儿子盖房,韩立田知道后,又主动帮忙为侄子筹钱。“他一辈子就是这样的人,对亲人,朋友很耿直,很真诚。”牛忠芳这样评价丈夫。
  牛忠芳告诉记者,韩立田对待乡里乡亲都很好,每当老家里有人来滨州办事,都要来这里坐坐。有一次,一乡亲来到家中,牛忠芳有点不耐烦,韩立田事后就给她解释:“他们都是农村老乡,家里不是很富裕,平时他们舍不得花钱,来城里一趟光车票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们来到这里,不带东西没关系,我们要好好招待他们。”就这样,牛忠芳以后再也没有埋怨过丈夫。
  韩立田对父母的孝顺,对周围人的真诚也在无形中感染着儿子。韩立田告诉记者,他没有刻意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我平时所做的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现在儿子韩斌也成家立业,对待父母、老人也非常孝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