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贫寒少年捡4000元还失主
此时他的学费还没有凑齐,却从没想过留下这些钱
  • 2012年12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拾金不昧的少年李文超。  本报记者 邢孟 摄
□读者报料
  23日下午,菏泽牡丹区沙土镇东方学校初二学生李文超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4000元现金及存折等,虽然此时他家中正急需用钱,但他毫不犹豫地将钱包交给老师。当天,老师将钱包归还失主。 

□记者采访
  24日上午记者来到沙土镇东方学校。李文超的班主任楚孔兵告诉记者,23日下午4时许,他正在办公室忙着收学费,李文超跑到办公室说自己捡了一个钱包。因为平时学生们捡到东西都是交给老师,他起先并没在意,当他打开钱包后才发现里面有4000元现金,还有存折等物品。
  记者了解到,23日下午,周末返校的李文超正准备到教室,在途中李文超看到一个黄色小手袋,样子有些破旧,李文超捡起手袋后发现里面有不少钱,他没仔细看,便赶紧交给班主任。
  24日中午,失主罗女士见到李文超后,紧紧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谢。“要不是他,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孩子都在这所民办中学读书,由于要交学费,她刚把玉米卖掉,这才筹了4000元钱,没想到钱包不慎丢失,她都急哭了,“这可是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啊。” 
  该校副校长赵宗军告诉记者,14岁的李文超家境并不好,他跟随父亲与年迈的奶奶生活,其父常年在外打工,无力照顾他,就把他送到寄宿的民办初中读书。他在自己的学费尚未筹齐的情况下,拾金不昧,确实难能可贵。
  “家里没钱,下学期的学费还没凑齐。”李文超告诉记者,由于大伯家的弟弟患了重病,入冬以来父亲没有外出打工,在家帮忙料理家事,家里的钱早已花完,学费至今没有着落。
  虽然家里没有钱交学费,李文超说钱包是别人的,自己从来也没想过要把钱留下来用,只是想尽快找到失主。
      本报记者 邢孟
老人捡到钱包 寒风中等失主
  本报滨州12月24日讯(记者 王忠才 通讯员 孟令旭 张宝忠) 12月18日下午,沾化县黄升镇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韩连坤捡到一个钱包后,在寒风中苦等失主一个多小时。
  韩连坤老人外出买东西时,在黄三村路口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银行卡、身份证、驾驶证和票据等。老人看到这些东西对失主非常重要,认为失主有可能回来寻找,他便在寒风中等了一个多小时,未见到失主,就把钱包交给敬老院负责人。
  19日,敬老院负责人根据身份证信息,经过多方联系,找到失主王璇。原来王璇下班骑摩托车回家时不慎把钱包丢失,里面有银行卡,还有一些公司票据等物品。王璇对敬老院老人拾金不昧的美德非常敬重,承诺以后将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