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云山:要求直播汶川地震
当记者时稿件曾是新闻界范文,新作《文化的非洲》引发文化界热议
  • 2012年12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1981年秋,刘云山(中)作为新华社记者在内蒙古敖鲁古雅采访时与鄂温克猎民促膝交谈。
  在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65岁的刘云山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从北疆边陲到首都北京,从新华社记者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一路走来,始终给人谦和务实稳健的印象。“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这既是他常用来要求下属的话,也是他多年主管中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工作的心得写照。
   当了7年农牧口记者
 38岁候补中央委员

  祖籍山西忻州的刘云山,出生在古称敕勒川的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学习、成长都在内蒙古自治区这个边疆省份。参加工作之初,他在农村学校做过教师,在农村参加劳动锻炼。1975年至1982年,刘云山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当了7年“农牧口”记者。
  7年间,他走遍内蒙古农牧区,走近农牧民,采写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报道。他31年前采写的《夜宿车马店》,至今仍被中国新闻界视为范文。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生动记录了他夜宿车马店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牧民“丰收的喜悦”。这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被当时的新闻界争相模仿,此文还被作为名篇收入新闻院校教材。
  改革开放之初,中共提倡选拔任用年轻干部,1982年刘云山离开记者岗位,调任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之后担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在1985年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年仅38岁的刘云山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此后,历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赤峰市委书记,区党委副书记等职。1993年,刘云山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2002年出任中宣部部长。随后,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对网络持开放态度
 每天都上网看资讯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这句中国媒体人耳熟能详的话语就出自刘云山。国内外新闻界公认,过去十年中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进步最大。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仅十几分钟,刘云山就亲自给中央电视台台长打电话,要求央视进行不间断直播,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抗震救灾情况。在这次报道基础上提出的“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二十字方针成为中国媒体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原则。此后,“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中国新闻界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准则,这种进步也被海内外各界称道。
  全球传播事业近年来的最大改变,当推互联网的兴起。对于这个革命性的媒体业态,刘云山始终持开放态度。他说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包容,中国不拒绝任何先进的东西。对互联网首先是大胆积极利用,为了健康发展当然也要依法管理,管理是为了促进网络信息自由、有序、安全流动。如今,刘云山每天都要打开电脑浏览网络,查看最新资讯,了解舆情民意。
 读书是最大爱好
 夫人已经退休

  作为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人,刘云山几乎没有节假日,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偶有闲暇,读书是他的最大爱好。在繁忙公务之余,笔耕不辍,经常撰写颇有人文特色的散文、随笔,不少文章受到读者的好评。去年出访非洲回来写的《文化的非洲》,以文化的角度解读非洲,以非洲的文化折射中国文化,发表后曾引起文化界的热议。
  刘云山和中国文化艺术界、新闻界、理论界的许多名人,都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友谊,经常交流探讨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刘云山的夫人李素芳已经退休,他们育有二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