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市场手段节约资源保生态
我省将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 2012年12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25日,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现场。  本报记者 邱志强 摄
  本报济南12月25日讯(记者 郭静) 12月25日,2012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在济南举行,记者获悉,我省要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量、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此外还提出,应扩大生态环境补偿试点,在小清河流域启动生态补偿试点。
  在我国现阶段,考核机制还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挥棒”,所以首先要从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切入,改变唯GDP观念,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权重;要用市场化的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刘建武发言时表示,在湿地保护管理中,将建立体现湿地生态价值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以及湿地生态补水、湿地占用管制、湿地破坏补偿等制度。
  目前,我省已有生态环境补偿试点,比如大汶河流域协议生态补偿,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此,与会人员还提出,应扩大生态环境补偿试点,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小清河流域启动生态补偿试点,同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在生态补偿中的积极作用。
  目前,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共设有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化、生态政策与生态法制、生态经济与绿色产业、生态影响与生态评价4个专业委员会,拥有常务理事66人、理事171人。为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研究会每年都召开一次年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