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质教育资源将“突围”老城区
建设北湖中学,学院附中有望整体迁到师专旧址本报记者汪泷
  • 2012年12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位于北湖新区的济宁一中新校区。            (资料片)
  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老城区,众多学生也跟着集中到老城区,择校、起早贪黑地送孩子……成为许多济宁老城区以外家长们感觉非常头疼的事。
  25日,记者从济宁市教育局获悉,为了更好的均衡城区教育发展,缓解老城区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2013年,济宁市将向周围新城区继续新建、扩建更多学校,而城区学校布局也将逐步进行调整。
过分依赖优质学校 家长不辞劳苦送孩子
  “目前,济宁城区的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老城区。”一位教育工作者表示,现在家长送孩子上学,初中肯定首选附中、十五中、十三中等,而小学则首选附小、霍小、实小及东门等。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济宁市老城区,使得近几年城市高速发展之后,集中在济北新区、高新区及北湖区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时大量集中到老城区。 
  “我每天要提前半个多小时把孩子送出门,有时候上班忙没空送他时,只能让他早早地出去赶公交。”市民梁先生的儿子在洸河路一小学读三年级,因为对老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依赖,梁先生不辞辛苦地把儿子送到了这里,虽然儿子享受到了不错的教育环境,但每天全家人跟着起早贪黑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了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0年初,济宁市每年都将30个中小学重点项目列入重点工程,并且安排制定了《济宁市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市区教育设施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相协调,近期规划为2010年至2015年,规划范围为市中区、任城区、高新区及北湖新区四个区和兖州市黄屯镇、王因镇,规划设置小学125所,初中43所,普通高中10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高等院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老城区学校布局将调整 附中拟迁至济宁师专旧址
  据悉,2012年济宁市城区30个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当中,目前,济宁一中新校区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即将竣工,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及学院附高已完成新征用地规划选址。市中区10个建设项目当中,霍家街小学总校区已经竣工,学校一年级、五年级学生已经入驻;南池小学主体建筑已经完工。 
  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伊立峰表示,2013年是济宁市实施30个重点项目的第四个年头,将继续按照东拓西跨,南联北延的方针来均衡城区教育资源。向南主要建设北湖中学,济宁一中分校,扩建十五中学;北面将加快建设济宁市实验初中,十三中与九中合并后也将按新规划实施改建;东面将扩建原十三中学,西面则将开工建设已经完成规划的济宁市第十四中学。 
  根据《济宁市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要求,济宁技师学院旧址将保留,由市中区组建一所新的初中学校;同时保留的还包括济宁教育学院旧址,任城区将利用该校址组建初中学校。济宁一中西校区调整为运河实验中学使用。下一步,还计划将济宁学院附中整体搬迁至原济宁师专旧址,原学院附中迁出后,将学院附中现址调整给实验小学使用。调整之后,上述三所学校的办学规模都将得到扩大。 

城区学校布局问题 力争五年得到解决
  济宁周边新城区的快速发展,城区人口的不断扩张,给济宁市的教育资源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12月10日,济宁市政府印发了《济宁市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共33条,主要在学校规划、用地、建设管理和资金筹措方面提出规范性规定。 
  针对近几年学前教育问题受关注度较高,该《管理办法》明晰了建设管理责任,今后新建住宅区开发单位必须根据规划配套建设幼儿园,建成后无偿移交当地教育部门,产权属国有。住宅区配套中小学校按照所属级次由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建成后由教育部门管理,并将属于公办学校。《管理办法》当中要求,城市新区开发,以及旧城区成片改造时,其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建设应与城区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并交付使用。 
  为了能够更好的鼓励城区学校建设,市政府对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还将给予资金奖补,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根据这一系列管理办法,济宁市教育局局长闫志强表示,优化教育布局,实施标准化办学,5年内将根本解决市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数量、规模、布局不合理问题,并保证使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与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相适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