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吞口”大刀
文/本报记者汪泷韩伟杰图/本报记者张晓科
  • 2012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精致的龙形花纹。
  绘出龙纹
 龙吞口。
  磨刀。
  “劈木块、斩钢筋……”几刀下去,董现行把手中的宝刀拿到灯光下晃了晃,砍过的地方只是微微有些发白,他用手指轻轻一划,刀身又恢复如初了。 
  这不是武侠小说中的章节,而是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董氏古兵器的威力。
  1881年,董氏古兵器在济宁打铜街起家,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董现行是董氏古兵器的第四代传人。
  “祖上是制作老家具上铜饰的,顺带着打点兵器。”董现行说,后来兵器的市场越做越大,逐渐成了家里的主业。如今冷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部分兵器演变成家居装饰品。
  “不能让祖传的手艺到我这里画上句号。”董现行说,从2000年开始,他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门手艺,把雕刻艺术融入冷兵器中,让冷兵器带上艺术暖色。 
  琳琅满目的兵器架上,关公大刀是最得意的作品。董现行说:“在大兵器方面,董氏古兵器最大的亮点就是龙吞口和铜八方。”他指了指刀身与刀柄的衔接处,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头刻在那里。
  董现行告诉记者,现在多数龙吞口只是一个龙嘴,而董氏古兵器则把整个龙头刻了出来,显得更加美观。所谓铜八方,是指刀尾处的三棱透甲锥,“古代作战时,这透甲锥是刀砍完抽刀后,用尾部来戳破敌人铠甲的,它看似小巧,在平衡兵器比重的同时,又给予二次“创伤”。 
  “龙图是手工一个点一个点地敲出来的,一共2600个点,比机器砸出来得更美观。”董现行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