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滨州“洼地绵羊”血统告危
由于外来羊种的入侵与本品种近亲繁殖,洼地绵羊的原种资源濒临枯竭文/片本报记者于荣花刘涛
  • 2013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洼地绵羊种羊。(资料片)
  段恕永家养殖的一只洼地绵羊杂交后头上长出了犄角。
  洼地绵羊一次产仔至少两只。图为研究推广中心的一只洼地绵羊产下的四只幼仔。
  如果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滨州人,那么农村的大街小巷、河岸原野上你见过最多的羊品种就应当是洼地绵羊。洼地绵羊是生长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域的地方绵羊品种,与国内外其他羊种比较,洼地绵羊集肉皮兼用、肉质鲜美、性成熟早、多胎多羔、四乳头、无犄角、脂尾厚等优点于一身,是畜牧研究专家眼中难得的“宝贝”。但近年来,由于外来羊种的入侵与本品种近亲繁殖,使洼地绵羊的品种及血统发生变化,洼地绵羊的原种资源濒临枯竭。洼地绵羊现状如何?原种保护问题真的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不可多得的“宝贝羊”
原种资源濒临枯竭

  刚刚结束的滨州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中,一份《关于成立洼地绵羊原种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提案》进入许多人的视野,但很多人对洼地绵羊知之甚少,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农村大街小巷、河岸原野看到的绵羊中,绝大多数都被称之为洼地绵羊。因近年来外来羊种的入侵,滨州当地的洼地绵羊品种及血统发生了变化,洼地绵羊的原种资源也濒临枯竭。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研究员及研究院专家20多年研究信息显示:洼地绵羊是生长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域的地方绵羊品种,是长期适应在低湿地带放牧、肉用性能好,耐粗饲抗病的肉毛兼用的地方优良品种。入选《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绵羊)》和《山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宝贝羊。
  沈志强告诉记者,据滨州史志记载与物种追溯技术研究资料显示,洼地绵羊最早应是600多年前由内蒙古羊和阿拉伯羊杂交而成,经过几百年的人工选育,适合长期在低洼潮湿地带放牧。与国内外数百种羊种比较,洼地绵羊集肉皮兼用、肉质鲜美、性成熟早、多胎多羔、四乳头、既可放牧又能舍饲、肉质好、羊皮好、无犄角、脂尾厚等优点于一身,是地方不可多得的优质羊品种。
  “洼地绵羊四季发情,而且是国内外罕见的四乳头羊品种,有高繁殖力、高泌乳力趋势。我们用于科研的核心群母羊繁殖率280%以上,年均产羔五只,使养殖户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多年致力于洼地绵羊研究工作的副研究员王玉茂告诉记者,“因为腿粗短,所以洼地绵羊适合到原野或河岸放养,羊也更易长膘;因洼地绵羊无角,性能温顺不抵斗,也适宜密集型饲养。”
  数百年的发展,使洼地绵羊在业内人士的心里成了优质羊品种的代名词,尽管生活在鲁北平原的普通市民并不熟知洼地绵羊的种种特性,甚至并不知道他们随处可见的绵羊多数都被称为“洼地绵羊”,但洼地绵羊肉却被做成各种菜品佳肴被摆上餐桌。
  然而如今,功不可没的洼地绵羊却面临着原种资源濒临枯竭的危险。
外来羊种的入侵和杂交
洼地绵羊长出了犄角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的专家们介绍,近年来随着外来羊种的入侵,洼地绵羊的品种及血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纯正的洼地绵羊没有犄角,全身被毛白色,极少数羊头部有褐色或黑色斑点。”沈志强告诉记者,“但现在很多洼地绵羊群中,却出现了带有花色斑点的洼地绵羊,有些洼地绵羊的头上开始慢慢长出犄角。”
  1月11日,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的专家带记者来到有着“养羊村”地位的滨城区杨柳雪镇袁凤楼村。现在,袁凤楼村村民还是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冬季上冻后,小麦根部冻得很结实,不害怕被羊啃食,因此成了群羊的牧场。村民刘同岭和同伴正在冬麦地里放羊。
  畜牧兽医研究院的王玉茂告诉记者,“洼地绵羊非常适合老百姓养殖,但现在养殖的人不仅少了,而且所养的绵羊里也有很多是已经杂交了的洼地绵羊。”王玉茂告诉记者,刘同岭和段恕永的羊群里,就有四五只洼地绵羊是杂交的,尾部和羊毛已和纯洼地绵羊有很大区分,“时间一长,养殖户也会知道,这些绵羊已经不如纯洼地绵羊生殖能力强了。”
  究其原因,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的专家们分析,主要是由于一些养殖户配种时没有加以选择,类别异同的羊种一起养殖造成交叉繁殖或近亲繁殖,生产出来的幼仔体弱多病或体形等特质被改变。这是造成洼地绵羊原种遭到破坏的主因。
昔日“养羊大村”
如今只剩下5个羊群

  “20多年前,在市畜牧兽医研究院的科技支持下,我们村是十里八乡少有的养羊大村,村民几乎家家有个羊群,整个村子有50多个羊群,最远放羊的时候能走到15里地以外,相当壮观。”63岁的村民段恕永家族三代都从事洼地绵羊的养殖和收购,现在,村子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走了一半,养羊的大都是老年人,这也是造成洼地绵羊供货量下跌的主要原因。现在整个村子只有四五个羊群,每个羊群在30只左右。
  在村头的麦地里,记者见到了刘同岭和他的同伴正在放养,“冬天在这里放,不影响庄稼生长;夏天就沿着河沟,走到五六里地外。河沟不如以前多,走不了那么远了。”刘同岭说,每天上午和下午放两次羊,每次在两个小时左右,“除了冷点,没啥苦的,我家这37只羊,都是吃野草、冬麦叶,其他没啥投入。”
  段恕永说,近至邻村远到河北等一带的羊养殖状况他都比较了解。“20多年前,我们家一天能接货接到400多只洼地绵羊,现在只有60只左右。”段恕永告诉记者,虽然养羊的人少了,但是养羊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好的。记者了解到,刘同岭的羊群里,每只羊每年就能收入1000多元,而且母羊每年还能产4—7只羊羔,除去人力外,基本无成本投入。
  畜牧兽医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洼地绵羊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滨州市的滨城、惠民、无棣、沾化和阳信等县市,年总数维持在70万只左右,出栏量每年在100多万只。但至于纯种的洼地绵羊还剩下多少,研究院的专家表示:“无精确统计,但能估计到,数量正在迅速下滑,像刘同岭和段恕永养殖羊群里出现杂交洼地绵羊的状况,非常普遍。如不加以引导和政策支持,纯种的洼地绵羊就可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以袁凤楼村为中心
建洼地绵羊育种核心群

  王玉茂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和研究院的专家就着手研究羊,袁凤楼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洼地绵羊养殖村,因此,研究院以袁凤楼村为中心,建立了组建洼地绵羊资源保护区和基础群与核心群。“我们研究院就有一个洼地绵羊研究推广中心,是从核心群里面精选出来的一级标准的纯种洼地绵羊。研究院派专人饲养,也是为了保护和进一步推广纯种洼地绵羊。”
  在黄河二路渤海三十路附近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内的洼地绵羊研究推广中心,记者见到了研究院派专人饲养的洼地绵羊。已怀孕洼地绵羊、产仔洼地绵羊、以及普通洼地绵羊被严格地分成几类,“洼地绵羊内没有其他种类的羊,而且一个羊群里只有一个种羊,无论从原种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保证。”工作人员介绍,整个养殖中心的纯种洼地绵羊有200多只。
  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畜牧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为了普及洼地绵羊的养殖和保护知识,在原杨柳雪镇政府所在地(尚集乡)举办了多届赛羊会,“谁养的洼地绵羊纯正、漂亮,就给谁的羊佩戴大红花,并奖励1000块钱以鼓励养殖户再养殖更多更优良的洼地绵羊。”
洼地绵羊原种保护
政策和资金是主要动力

  鉴于洼地绵羊作为滨州当地的特色优良品种遇到原种保护的瓶颈,研究人员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提及,组建洼地绵羊资源保护区和基础群与核心群、鼓励农民养殖纯种洼地绵羊等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政策和资金支持是发展洼地绵羊原种保护的制约因素。”
  《关于成立洼地绵羊原种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提案》中提及,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多部门领导组成的洼地绵羊保种与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在主管部门设立工作小组,负责处理资源保种与开发利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确保保种与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组建洼地绵羊资源保护区和基础群与核心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对洼地绵羊进行提纯、快繁,开展科学的快速扩繁技术研究,建立形成洼地绵羊原种场纯种选育、繁育场扩繁制种和商品场生产三者有机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新的高繁殖力洼地绵羊育种核心群;建立洼地绵羊自繁自育舍饲模式;扶持洼地绵羊原种厂和龙头企业,利用特色畜牧业经济影响力扩大纯种洼地绵羊的社会影响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