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务分报16年他是个热心肠
  • 2013年0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新泰市协庄煤矿68岁退休职工张道成,每天中午12点准时帮矿工驮报纸、分发报纸,一干就是16年。从1976年至今,他几乎收集了每一天的报纸,被称“张新闻”。
每天到邮局取报,骑坏3辆自行车
  12日中午12点多,在新泰市小协镇邮政局报纸投递室,协庄煤矿退休职工张道成正在领取报纸,清点完报纸数量,又用绳子捆好。“老张,今天报纸不多,你慢点整理,别太着急。”邮局工作人员陈兴文说,张道成今年68岁,退休也不闲着,每天都过来帮煤矿领报纸。“今天来了32种报纸,得上千份,八九十斤重。遇到周一、周五,报纸得上百斤,他一个人骑电动车拉,一趟拉不完拉两趟,实在忙不过来,我们就帮他运过去。”陈兴文说。
  电动车骑了五分钟,张道成驮着报纸来到协庒煤矿报纸收发室,一看快12点半了,赶紧盛了一碗水,手沾水开始分发报纸,嘴上念叨:“这是一工区《参考消息》,这是二工区《人民日报》、《齐鲁晚报》……”不一会工夫,桌子上堆满分好类的报纸。“分报纸可不容易,越快越好,要不新闻就变旧闻了。”张道成说,专门记个小本子,每次分完后都和本子核对一遍。“分好报纸得花近两小时,正好赶上工人上班,他们上班前就能读当天新闻了。”
  张道成说,1997年从矿上退休后由于特别喜欢读报,加上矿上收发室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平时根本忙不过来。他主动要求到收发室帮忙驮报纸、分发报纸,从此以后开始义务送报。“光驮报纸他骑坏三辆自行车,去年他买了电动车,前几天下雪没法骑车,只能推着。为了分发报纸,老张午休习惯也改了。”一名前来拿报纸的矿工说。

收藏报纸27年,人送绰号“张新闻”
  下午2点多,张道成分发完报纸回到家,在他家的卧室里,摆满一排排报纸。张道成说,1976年从部队转业回家,从那时便养成每天读报并收集报纸的习惯。“到现在已有37年,收藏报纸的习惯从来没变,除了个别报纸有缺失,我这都有报纸原版。”张道成说,报纸越集越多,这些报纸还只是一小部分,储藏室、阳台都堆满了。
  “我只订了一份报纸,其他报纸都是别人看完后送给我的。”张道成说,每份报纸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都有大政方针等关系老百姓生活的信息。收藏报纸的目的,就是想让周围的人通过翻看老报纸,了解国家、社会的变化。
  “老张天天读报纸,不管大事小事,他总是第一个知道,遇到大政策,他总会及时告诉大家。时间长了,我们都叫他‘张新闻’。”小区居民刘炳河笑着说。
社区“和事老”,有忙主动帮
  记者在张道成卧室里看到,墙上挂满他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状,还有参加各种演出时的照片。“除了收藏报纸,我还喜欢组织参加社区活动,还是社区老年大学教务处副主任呢!”张道成说,他“手下”有几十号老年人,专门负责演出社区节目,年纪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45岁。“我的任务就是负责联系人、发通知、点名。每天很累,但忙中有乐,甭提多充实了。”张道成说,还曾配合央视拍摄过电视剧《矿哥矿嫂的幸福生活》,当时剧组需要群众演员,他帮忙找来十几个人。
  邻居高少琴说,张道成是社区“和事老”,不管谁家有纠纷、难事,他都主动过去调解。“有一次两口子吵架,媳妇回宁阳,老张领着家人专门跑到宁阳,帮忙把媳妇劝回来。前些年,他还到徂徕山、莲花山采过中草药,为社区老人治病提供中药草。”高少琴说。
  张道成说,老伴对他的这些事情非常支持,只要他干得高兴就行。“自己也只是凭着良心做事,看到别人能从中获益,心里就踏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