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新街108号的红色小洋楼
  • 2013年01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张得蒂儿时与母亲的合影。
  □ 张国华

  这是1934年的初冬,母女俩照的合影,一个两岁多的小丫头穿着深色开身小毛衣,留着娃娃头,依偎在母亲的身边,对着镜头露出腼腆的微笑。母亲姓朱,着一身浅色棉旗袍,面庞平静慈祥,沉静的双眸中透出的是自信和睿智,她是一所职业学校校长,典型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相机把母女俩在自家院子里的这段岁月凝固下来。这个“小丫头”就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张得蒂,照片中身后的小楼就是上新街108号的红色小洋楼!
  2012年10月,已经80岁高龄的张得蒂老人回到母校济南二中。因为日程安排紧张,老人未能回到儿时的故居看看,不无遗憾地踏上了返程的列车。几天后,我根据老人提供的线索找到这里,没想到竟是这座小红楼!
  很庆幸,该片区是济南市内保存较完整的老街巷,院内的那栋联体英式红砖小洋楼也是街知巷闻的老建筑。小楼看样子原有五六户人家,如今不像再有人居住了,成了危房。小楼两层大门冲西,北面的是六角攒尖的屋顶,南面屋顶为老虎窗,下面为一拱形大阳台,通往二楼的木质地板和楼梯破损多处,如履薄冰地上到二楼,光线很昏暗,看得出已分割为三户人家,外墙红砖白腻子勾缝匀称,做工精细。这里我常来,也画过很多次了,每一次来到这里感受都不同,因常常需要在画面上处理细节,故对院里的一草一木的变化都了然于胸。四季中院内树木的枯荣,岁月里小楼的衰败,院内建筑的不断蚕食,都记录在我的画中或印在脑海,庆幸的是它依然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像一位进入暮年的老人默默地守候在这里,回忆着悠悠往事。
  光影斑驳的红砖墙上镌刻着光阴的故事,而它自己年轻时的风采也能从这张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老照片中窥见一斑。我环顾四周,苦苦寻觅当年的痕迹,揣摩着除了小红楼,谁还能带张得蒂老人回到她的童年的记忆里呢?是后面的柏树还是前面的大梧桐?画完后怀着忐忑的心情把画寄给了老人,也不知能否满足她对家乡的思念……     已进深秋,萧萧的秋风吹过头上的梧桐树,桐叶婆娑。院子里晾晒着些被褥,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徘徊在阳光里,怀中的婴儿好奇地瞪大眼睛张望着我这陌生的来客。一刹那,仿佛置身七十多年以前的场景里,在岁月的面前,我们谁又何尝不是故人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