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务酒晚上也戒了
市纪委十大督导组继续走访,不少部门做法受好评
  • 2013年01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年底本是酒水销售旺季,酒水市场的生意却并不红火。 记者 李园园 摄
  □记者 侯文强 报道 
qlwbhwq@vip.163.com 

  本报1月30日讯 公务接待全面禁酒、取消年终聚餐晚会、不上海参、鲍鱼等高档菜肴……30日,烟台市纪委十大督导组在走访160个部门过程中,对不少单位的做法给予了好评。 
  30日上午8点多,市纪委督导组来到烟台市农业局走访调查。烟台市农业局负责人说,他们最近制定了下乡、会议、办公、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市委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 
  根据上述制度规定,今后公务接待不能定高规格酒席,不管中午和晚上都不准喝酒,不上海参、鲍鱼等高档菜肴。在下乡考察时,不准在基层吃饭,如果实在要吃,也只能在食堂吃工作餐。 
  这些规定可不是虚文。因为坚持公务接待不喝酒,烟台市农业局两名干部在接待外地考察团时,差点惹恼了对方。吃晚饭时,考察团搬上了他们带来的酒,并且称由他们请客不算公务接待,非要让大家喝酒,这两名干部最终也没敢喝。
  “公务接待禁酒令既能反对浪费,也是为干部自身健康着想。”这种说法得到不少干部的认同。烟台市警备区相关负责人说,他和不少同事都有戒酒的想法,以前他出去拉练时,因为晚上要喝酒应酬,第二天行军时就会头晕脑胀,特别难受。最近两个月滴酒未沾,拉练时走多远都没问题,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的部门年终总结会尽量节约,开完后立即散会,取消了年终聚餐、发奖和晚会;有的部门控制内部发文和会议数量,能不开会就不开会。这些做法得到了市纪委督导组的好评。 
  烟台市纪委工作人员说,市纪委党风室将及时汇总各组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好的经验做法后,会形成专报报市委督查室,在全市进行推广。 
  据了解,由烟台市纪委牵头成立的10个督导组,开始走访全市160个单位,严查铺张浪费。烟台市纪委还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0535-6789009,接受社会群众举报和监督。
福山严查 单位铺张浪费
  □记者 刘清源 报道

  本报1月30日讯 29日下午起,由福山区纪委牵头的10个督查组,开始对福山101个部门和单位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按照福山区委要求,区纪委、商务局、宣传部牵头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社会等三个层面贯彻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29日上午,区纪委牵头,联合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等部门成立10个由科级领导带队的督导组,从29日下午开始对各镇街、高新区福山园,区直各部门、事业单位和驻福单位共计101个单位展开督导。 
  为了广开群众监督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区纪委还建立了受理信访制度,群众可拨打区纪委举报电话:12388、6356697进行举报。
烟酒卖不动 老板干着急 企事业单位不订,普通市民根本拉动不了高档烟酒消费
  □记者 李娜 报道 

  本报1月30日讯 “本来是销售烟酒的旺季,现在却少有生意做。”三站酒水批发市场一位老板说,现在劲吹“节俭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年会临时取消,不仅给酒店带来不小的影响,就连他们也切身感受到了冲击。 
  “今年很多单位没开年会,即使开年会的也都很简单。”连日来,记者了解到不少大型酒店承接的年会纷纷遭遇“退单潮”。
  一位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女士告诉记者,单位原来已经排完节目,定了酒店,最后年会却没在酒店举行,只是开了个会,没表演节目也没吃饭,更没喝酒。
  有些企单位即使没有取消年会,但年会比往年也“瘦身”不少,茶水饮料取代了白酒。为了贯彻执行节俭风,有些单位直接在单位会议室开了个年底总结会。 
  1月30日,已经是腊月十九,烟台三站酒水批发市场却没有往年热闹。市场内选购烟酒的大多是普通市民,一般选购的烟酒价值在几百元左右。在商家看来,这些零散小户根本拉动不了高档烟酒的消费。
  “中秋和春节是烟酒的两个销售旺季,中秋的销量一般,没想到春节更惨。”经营烟酒的刘先生说,他感觉与往年同期相比销量下降了三四成。 
  “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刘先生说,他的一个老客户负责一家大型酒店的酒水采购,原本已经口头约定从他的店里购买五六万元的酒,没想到上周却接到电话说不要了。“不光是酒水受影响,烟也是。以前年底,软中华和苏烟销量够好了,一周七八条没问题,现在一周卖两条都难。” 
  据了解,“禁酒令”和严控“三公”消费政策的出台,让宴请酒桌上的名烟名酒,尤其是名酒悄然隐身。不光是酒店的烟酒消费量下降,礼品市场上受青睐的名烟名酒也失宠了。“政府部门强调反腐倡廉,再拿高档烟酒送礼显然不合适。”一位礼品公司的工作人员说。
□头条延伸 领导带头不喝 大家才能效仿
  □本报记者 侯文强 
  
  在市纪委督导组走访过程中,不少干部吐槽酒桌风气,认为公务接待“禁酒令”的实施关键在于领导以身作则,同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端起这杯酒,看看张科长工作能力行不行’,对方一句话撂到这,你怎么办?”一位干部说,很多时候不想喝酒,但不喝就是不给客人和领导面子,丢了领导的面子、破坏了酒桌气氛,这罪过就大了,所以不喝也得喝。 
  这名干部说,公务接待禁酒关键在领导带头,如果上级领导不禁酒,他们就必须要上酒,不然会显得不热情、不尊重。只有上级领导明确禁酒,他们才有理由不喝酒。 
  也有干部对“禁酒令”的实施感到担忧:招商引资不喝酒,对方以为自己没有诚意咋办?中午禁酒容易实施,晚上禁酒怎么落实? 
  这些问题也受到了烟台市纪委督导组的重视。一位督导组负责人说,市民的理解支持是“禁酒令”实施的土壤,只有社会风气转变,大家都认识到拉近关系不一定非要喝酒,“禁酒令”才能长期实施下去。
  继中央和山东省出台反对铺张浪费的实施细则后,烟台市委将会在近期出台关于公务接待方面的规定,从细节上作出规定,严控公务接待费用。 

您有啥建议 不妨来提提
  按照市委要求,除了督导组走访督查外,媒体也要对社会明察暗访,收集市民建议,曝光铺张浪费现象。
  走访中,在一家机关单位工作的林先生说,不少单位的办公地点是租赁的,每年租金上百万。分散办公不仅不方便市民办事,各部门联系也不方便,建议能建立行政服务中心。
  如果您有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建议或意见,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到qlwbhwq@vip.163.com或者@今日烟台新浪微博留言;还可以直接发送短信至15954530929。 
    本报记者 侯文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