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单县一在建小区开发商不见人影
建筑商称已被拖欠1300多万元,其中包括农民工250多万元工资
  • 2013年01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单县御景园工地静悄悄的,偌大的工地见不到一个工人。   本报记者 王保珠 摄
  本报单县1月30日讯(记者 王保珠) “建筑工地已停工5个多月,开发商也已经三个月没有露面了。”单县御景园小区的建筑工程承包商王涛说,他们被拖欠了1300多万工程款,其中包括100多名农民工250多万元的工资。
  30日13时许,记者来到单县御景园小区的销售中心,只见销售中心大门紧闭,里面没有一个人。绕过销售中心,里面整个工地处于停滞状态,工地大门处有一个大坑,坑里面还有打地基的痕迹,不过杂草、废水填充着整个大坑。
  “停水停电已三个多月,吃饭靠拣点柴火烧锅,每天吃些挂面、白菜。”建筑工地上仅剩下三名看料工人,其中名叫李法领的农民工指着门口支起的地锅说,以前正常上班时,每个月领取3000元工资,而现在每个月仅有300元生活费,估计过年回不了河南漯河老家了,“建筑承包商都是河南老乡,不好驳他们的面子,总要有人在工地上守着。”
  “我们工人分成电工、泥土、木工、钢筋工等班。”一名农民工拿着一张御景园建筑工地钢筋工人的名单说,上面有工人的姓名、工日、单价、总额、借支、余额,共19人,被拖欠工资69478元。
  据单县御景园建筑工地承包商王涛介绍,建筑工地已停工5个多月,截止到目前,他们已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开发商已支付900多万元,还有1300多万元没有支付,其中包括建筑材料、工人工资等费用,“我们年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将农民工250多万元工资发放了,我们先期垫付的费用可以年后再议。”
  承包商王涛的合伙人李太伟说,我们也想尽快把工人工资发了,可开发商3个月不露面了,打电话也不接,真是没有办法。
  30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李太伟提供的单县御景园开发商——菏泽昶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的两部电话,其中一部已停机,另外一部无人接听。

□延伸阅读
3家欠薪企业 被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菏泽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效果显著
  本报菏泽1月30日讯(记者 李凤仪) 30日,记者从菏泽市人社局劳动监察科获悉,从2012年11月26日起由人社局牵头,市城乡建设局、市房管局等部门配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用人单位2120户,督促用人单位补发农民工工资812万元。
  专项检查期间,菏泽市印制了大量的《农民工维权手册》免费发放给农民工,并举办农民工维权培训班。专项检查以来,全市共受理投诉112起,涉及农民工1200人,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全市妥善处理了农民工集体讨薪事件7起,涉及农民工480人。
  联合执法检查组分别由人社、建设、房管、公安、国资委、工商和工会的分管领导带队,对重点用人单位逐一检查,每到一户用人单位都调阅查看该单位的用工资料、考勤表以及职工工资表,进行逐项登记检查,确定单位职工人数及发放工资情况,并询问劳动者,核实其工资发放周期、数额及是否存在拖欠工资的问题。
  检查行动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12000份,办理社会保险登记1008人,清退童工5人,责令18户存有违规行为的单位限期整改,对3户责令不改的单位依法进行了处理,移送到了公安部门,查封建筑工地1处,行政处罚3户。
□记者调查
建筑施工行业仍是拖欠工资重灾区 本报记者 李凤仪
  根据专项检查情况,记者了解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大多是建筑行业,且存在年底结算或压一个月工资现象。同时,农民工签订合同率较低。
建筑行业仍是欠薪“重灾区”
  根据专项检查情况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能够确定具体的工资支付时间,在每月的工资支付日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不存在拖欠工资现象。
  而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情况则不尽然。正规的有资质的建筑公司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而一些分包企业和民营建筑施工队伍,存在平时只发生活费,年底一次性结算工资或者压一个月工资的现象。
  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造成这些单位拖欠工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建设单位或总承包企业拖欠工程款,而导致分包企业无法发放工资。有的是为了能够控制劳动者,减少人员流动给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有的是建筑工程多层转包、“三角债”和少数黑包工头不负责任,导致工资不能直接发到农民工手中。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
  “我在外打工的地点不固定,参加个保险还不够麻烦的,再说我也不知道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还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巨野县太平镇白李村村民李明可说,自己和同村村民一起出外打工7年了,他们从来没和企业签订过劳动合同,更别说保险了。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方面大部分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工参保。另一方面,农民工往往注重眼前利益,自己也不愿参保,不愿意缴纳个人缴费部分。另外,农民工是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还是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他们也无所适从。
  据介绍,部分用人单位没有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一些企业的钟点工、计时工、计件工也只有简单的“协议”,没有正式书面合同。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多为口头举证,给维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