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亲戚
  • 2013年0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周东升
  春节临近,拜年之声不绝于耳。要么电话,要么短信,要么网络,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拜年方式,虽多了些方便快捷,却少了几分故旧相逢的温热气氛。这不由得使我回想起小时候过年时走亲戚拜年的热闹场景。
  记得那时候,走亲戚的由头非常多。头年里刚结婚的新郎要在大年初二去岳父家当“新客(kei)”,相当隆重;晚辈要带着礼物前往长辈亲戚家去“磕头”,以示敬重;同辈之间也要“串动”一番,避免“断亲”(断绝来往)。因此,从正月初二起,家家户户就忙碌着走亲串友。一时间,两人一伙,三人一群,走街串巷,热闹非凡。走亲戚的很多,站在村子街头看走亲戚的也不少。走亲戚的行色匆匆,络绎不绝;看走亲戚的品头论足,悠闲自得。
  虽然人们走得不亦乐乎,但由于当时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所带的礼物却非常简单普通,只讲究个经济实惠。因而,那时的人们常说:“人到了,礼也就到了,图的就是报个平安。”担事些的亲戚就送“四色礼”(四样):挂面两捆、馒头四斤、白糖两包,外加水果罐头两瓶或者点心二斤。挂面常常一封一封地排列成三角形,用纸经子扎好,顶部再贴上一张红纸签,很是喜庆。不担事的亲戚(辈分高又不经常来往的),就再加上两样:三四斤重的礼条一刀(猪肋间肉)、白酒两瓶,称为“六色”。礼物盛在篮子或箢子中,上面用一块红色的枕巾盖着。
  当时的交通工具,大部分人家全靠“11号”(两条腿),往往前面是一个半大孩子用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将篮子挑在肩上,大人跟在后头。赶上一家远路的亲戚,来回一趟几十里,脚底都磨出了血泡;上了年纪的,就坐在一辆独轮车上,由年轻人推着,一副尽享天伦之乐的样子;还有的老太太喜欢骑毛驴,就到生产队的饲养员那儿借上一天,由老伴牵着,也很有情趣;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个年轻人骑自行车,大金鹿牌的,一派神气十足的样子,可比现在的私家车风光多了。
  走亲戚要先从“老亲”家走起,他们辈分高、年龄大,提早给他们拜年显得懂礼数,比如舅姥爷家、姑奶奶家、姥娘家、姨姥娘家;其次才是“少亲”,比如姑家、姨家和已出嫁的姐姐家。实际上,去得越晚的亲戚,说明两家的关系越紧密。这就是庄户人家常说的:“老亲少眷,远的先看。”
  有道是:“亲戚走到初七八,没有豆腐没有渣”,意思是催促人们要抓紧。以前,没有冰箱、冷柜这些制冷器具,而很多菜肴都是头年里赶年集时置办下的,时间久了,再赶上打春早,气温上升,容易坏;并且那时的集市和店铺都开业晚,没法购置新鲜的。亲戚走晚了,主人家招待就成了问题。因此,为了赶时间,人手少的人家,就加班加点,一天走两家,早晨一家,中午一家;人手多的,就分头行动。
  待客的人家,总是热情有加,常常在席间执着一把被温得始终热乎乎的酒壶,劝让个不停,唯恐客人喝不足。直至把来者喝得东倒西歪、面红耳赤,方才罢休。冬日天短,下午四五点钟,太阳已近落山,客人才在主人的一片挽留声中,意犹未尽地踏上归途。
  那时我家亲戚特别多,有十四五家,但我们兄妹四人都争抢着想去的只有两家:舅姥爷家和二姑家。舅姥爷家做生意,家里富裕,每次去他家,他都会开给“一大笔”压岁钱(每人五元)。虽然这笔钱只是在自己的手心里热乎一阵子,回到家就交给了父母,但还是觉得很有收获;二姑家的菜非常好吃,特别是二姑父做的水晶丸子,不但晶莹剔透,而且个大肉多,吃起来筋道爽口、光滑顺溜,很解馋。于是,为公平起见,父亲常常在春节前就让我们通过抓阄来定去向。抓到这两户的,能接连高兴好几天,甚至晚上睡觉时,脸上也荡漾着甜蜜的微笑。
  如今,舅姥爷和二姑父已相继离开了人世,我们到他们家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每逢春节,摸起电话跟他们的家人寒暄几句,就算拜过年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