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长告白】
柴静“看见”了什么
  • 2013年02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看见》 柴静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出版
  □ 张世勤
  千万别问我“最近哪一本小说最好”。这话应该放在我看《看见》之前问,那样我可以扭扭捏捏地说上一些较为着调的话。现在问,我可能会说:《看见》。
  《看见》是小说吗?显然不是。它是一个小女子把自己放在生活的油锅里嗞嗞煎熬后的成长和思考。此前对这类书或这类人出的书我抱定“只景仰、不翻阅”的态度,这次也不过是随手一翻,但却没有停下来,直翻到了最后一页。它吸引了我,吸引我的不是已经被时间淘洗的事件,而是事件中的故事脉络、人物关系、语言张力、现实场景、浓烈氛围,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散落或说弥漫其中的强烈自省意识,倔强的叛逆与可爱的执著,尖刻的思索与真诚的感悟,调侃的温馨与狂放的进取。它引领我展开了对人生与命运、性格与成长、理想与现实、社会与家庭、奋斗与友情、思维与方法的重新思考。
  读完一遍,合上书,一个个人物却仍像雕塑一般立在字里行间,他们双脚沾满旷野的泥土,脸上飘扬着人间的浮尘,眼里透着对生活的渴望和追问。镜头后的柴静成了一位素描手,三笔两笔便为我们还原了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在既波澜壮阔又波诡云谲的生活舞台上,做着生命的表演,或落寞无助,或精彩惨烈,或丑陋可憎。我不愿把那些事件看做事件,或许事件本身并没有多少意义,我看到的是由此摊开的一个个陌生遥远却又真实可触的生活场景。这里有没穿隔离服、戴口罩眼罩和手套的医生、护士,有因青春期问题而烦恼的少年,有被戒毒所卖去卖淫的吸毒女,有丑陋的商人和蝇苟的官员,有江湖耍猴人,有被灾难夺去家园和孩子的夫妻,有人造的老虎,有洋志愿者,等等。她的职责和选择,让她没有领我们看遍野烂漫的山花,听流水轻唱、细语欢歌,却掘开一条布满矛盾的河流,让我们看失控的河道和河水中夹杂的尘沙,然后让我们自己从怒吼咆哮和忧伤惨烈中寻找宁静和温馨的答案。
  她把骨子里的文艺气息,在一件件添堵的事件和端坐的当事人面前,一层层剥下来,留给了犀利的追问和宽容的探讨,然后落成了书中雨点一样敲打的文字。她一定渴望换一种姿势,跟我们重新述说,那些过往,那些回忆,那些温情,那些忧伤,还有那些困惑。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在简洁文字的包装下,即使时过境迁,也并没有减缓它的冲撞力,一次次袭向了读者的心灵。她在场,却故意冷眼相向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互相折磨与博弈。她试图用这种方式解开与拯救。
  她刻意回避着“我”,没有把自己成长的背景、亲人的关爱和她对他们的追念集成一个段落,而是把所有这些富有温情的色彩,泼洒在似乎完全不相关的场景之中,让任何一处灰色生活的描摹都有了外来光亮和饱满底色,让人性的光芒充盈其中。正如她把与领导、与同事的交往也不断拆散开来一样,让每一章节的主体事件不那么孤立,不那么生硬,不那么缺少人情和人性,确保自己所拿出的每一块布料都有粗糙或细滑的真切质感。
  与其说她出色完成了工作,不如说她成功完成了内心赋予自己的使命。
  偌大的世界,繁杂到哲学便只剩下两样,一样是现象,一样是本质。柴静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如我们所看到的,唯一的不同是她借助镜头,试图把一切异样的现象努力变成真相。在这其中,读者看到了一个叫柴静的不一样的女子。如果用放大镜照一下,那绝对是一个公民凌厉的背影和坚定的步伐。
  我之所以无厘头地把柴静的《看见》当小说来读,是因为它在客观理性的述说中完成了文学意义上的描写和塑造,富有了艺术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启迪性,而且如果是小说,那些不该发生的故事和那些人性之恶便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这自欺欺人的把戏,我常常叫它理想,因为它是我心中难以熄灭的灯火。
  你怎么看我不管,但面对长大的社会和前进的生活,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看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