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亏损问题需要正视
2013年03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晏扬

  近日,广东省交通厅官员在做客广东民生热线时为高速公路行业“哭穷”,称目前广东省高速公路约1/3盈利、1/3保本、1/3亏损。最近两年,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招标屡屡流标,社会资金对进入高速公路行业了无兴趣。(2月27日《新快报》)
  高速公路暴利之说,常见于媒体的报道,比如,2010年全国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平均利润率达到59.14%,2011年达到56.08%,2012年达到61.76%。但上述这些,只是高速公路公司的毛利率,高速公路建设时一次性投入资金很大,这些资金大多是银行贷款,需要支付高额利息。高速公路公司丰厚的利润,还本付息后往往所剩无几。
  一方面是高速公路高收费让民众怨声载道;另一方面是高速公路大面积亏损。这个死结充分暴露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的弊端。高速公路本该是公共服务设施。但是,收取了各种税费的政府却当起甩手掌柜,而把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推给市场,变成一单单生意,致使高速公路的公益性丧失,这种公共服务的“泛市场化”,到了该总结和反思的时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