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的标准与“雾霾中国”的现实带来巨大机遇
掘金灰霾商机
本报记者刘红杰本报实习生齐兴
2013年03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原来的规划太保守了!”“业绩要比上一年再翻一番!”环保企业老总的口头禅,再次印证危机即商机。
  从“美丽中国”的标准与“雾霾中国”的现实看,“美丽中国”让环保标准更高,“雾霾中国”将使环保市场加速,中国环保的市场将更大。
空气净化器 迎400亿商机
  2003年,一场“非典”,让网购从此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如今,灰霾带给环境类家电同样的机遇。
  2月27日,济南的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透着一股呛人的味道。市民王倩又开始咳嗽了,她终于下定决心,去购买一台空气净化器。“本以为雾霾走了就好了,没想到一拨刚走,一拨又来,直接上演车轮大战。再这样下去,我的咽炎好不了了。”王倩清楚地记得报纸上的数字,1月份济南雾霾18天,这让她的生活少了很多乐趣,至少,外出逛街会友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很多人都与王倩的想法不谋而合。山东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市场部策划部长伊鹏发现,受雾霾围城的影响,山东苏宁的环境类家电销售业绩突飞猛进。“美的、夏普、松下的空气净化器销量都有大幅提升,均价3000元以上。去年同期,空气净化器基本不怎么卖,现在每天七八套,销量同比增120%以上。而且,以前是家装顾客多,主要买来除甲醛。现在,很多顾客因为空气差想改变居家环境来买,张口就问能否除PM2.5。净水器卖得也很好,虽然价格6000元以上,但销量同比仍增加了60%。空气和水的污染,使每个人都深受其害,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瞄向了环境类家电。”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空气净化器销售额年均增速高达27%,预计未来5年,我国空气净化器产业将保持30%的高速增长。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球空气净化器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家庭普及率日本为17%,美国达到27%,但中国不到0.1%,随着雾霾的常态化,空气净化器将走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早在2010年,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就预计,全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将达到400亿的销售额,如今这一市场潜力更大了。
百亿监测设备 盛宴开席
  国内企业与海外巨头同时投入这场市场争夺战,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随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PM2.5被首次纳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关监测设备的上马使生产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作为国内空气监测领域的领头羊企业,先河环保1月15日公布了2012年度业绩预告:2012年,受益于PM2.5产品及国家新空气监测建设的投入,公司销售收入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提升14%-29%,公司盈利4600万元—5200万元。2月份,先河环保又发布可行性公报,要注册5000万设立四川子公司,开辟西南环保市场。
  在国内企业埋头掘金时,海外企业也没闲着。赛默飞世尔中国环境仪器商务总监周晓斌透露,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赛默飞世尔的设备销售呈爆发式增长,一直持续到第四季度。赛默飞世尔不但忙着抢占中国市场,还加速了本土化的步伐。去年11月16日,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苏州新厂正式启用,这是赛默飞世尔在中国的第五座工厂。
  赛默飞世尔总裁马克·卡斯珀曾对媒体表示,近年来赛默飞世尔中国区的业务一直保持着25%以上的增速,目前销售收入已达到7亿美元。未来五年,计划将收入再翻一番。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包括环境监测仪器在内的环保装备业实现工业产值1368亿元,同比增长19%。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元,同比增长153%。与装备制造业的整体低迷相比,环保装备显示出较高的景气度。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内要建设1500多个PM2.5监测点位,前期投入将超过20亿元,而据谷腾环保网总经理王新星估计,相关监测仪器市场规模将远超百亿元。
(下转B02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