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体验馆,只因孤独找人聊天
老人热衷保健品背后,反映的是“亲情缺失”本报记者岳茵茵庄子帆
2013年03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2月25日C11版刊发《老爸老妈们,小心别上当》一文中提到,市民刘女士的父亲痴迷保健品六年,花费了省吃俭用攒下的六万多元钱。为不再让推销员骚扰父亲,刘女士可谓想尽了法子。近日,记者采访了梁山的一名老人,他每天朝九晚五地去保健品体验馆,为的却是能找到人聊天。记者调查发现,热衷保健品的老人多经不住推销员的“温情陷阱”,在隔三差五打电话问候、上门送礼物等“糖衣炮弹”的冲击下,被骗取钱财。但是,反观这种现象的背后,呈现的却是老人的亲情缺失。 

儿女太忙,难听叫声“妈”
  刘女士的父亲六年前开始接触保健品,起初并没这么痴迷。三年前老伴去世后,老人开始独居,儿女时常也来看望,但生活得却百无聊赖。经人介绍,老人开始参加保健品促销活动。推销员隔三差五地打电话,还经常登门拜访,送些小礼物。“推销员一口一个大爷,喊得别提多亲切了,还经常到家里给他量血压。我们就纳闷他们用什么办法把我父亲忽悠成这样。”刘女士告诉记者,其实这是保健品推销的一种手段——“亲情牌”。 
  26日,记者跟随经常去保健品体验馆的张大妈来到任城路一床垫体验中心。一进门,几个年轻人就招呼张大妈,询寒问暖,看上去很亲切。这间百余平方米大的房间里足有40多位老人。老人们,有的在体验床垫,有的在体验洗脚盆,还有一位老人在和推销员下象棋。
  张大妈今年68岁,四年前经人介绍来这里做体验。“我关节不好,一遇冷腿就疼,这个床垫红外线的,躺上去很热乎,我就经常来,三年前花了三千多元钱买了一个单人的。”张大妈说。记者发现,床垫通着电,上面有很多圆形的石头,摸上去有点热,像变了样的电热毯。张大妈说:“有关节炎的都知道,遇热就见轻,很难说这东西有啥用。”她每天都来这里,就是图个人多热闹,自己在家太寂寞了,“儿女都忙没空陪我,平时能听他们叫声‘妈’都难。” 

朝九晚五,老人就像上班
  梁山县的王大爷今年60岁,年轻时做生意,两年前为接送孙子上学,从农村搬到县城儿子家。“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在老家每天老人们都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一到县城没朋友,老伴还住在老家,每天儿子儿媳上班,送完孙子就不知道干什么。” 
  半年前他开始接触保健品,经人介绍在水泊中路一个保健品体验馆做了一次降血压仪的体验。第一次到体验馆,他看到来这儿的都是老年人。推销员先是套近乎,然后开始讲解产品的功效。“他说的再好我也不打算买,一个降压仪就两三千,不再正规商场出售的能管用么,但觉得这地方不错,人多有人说话。”王大爷说,之后他每天送完孙子都去体验馆做体验,每次还能领到一个砭石做的珠子,他收集的珠子已经穿成一个项链和手链了。 
  最近,王大爷又找到了两家体验馆,一家是卖洗脚盆的,一家是卖床垫的。张大爷每天像是在赶场子,接送完孙子一天要赶三家体验馆。“我知道那东西疗效一般,所以不买。但那里人多热闹,我给推销员说多带几个人来,他们也不赶我走。” 

专家观点>> 应多给老人 感情安慰
  为什么有不少老年人愿意购买保健品,为什么保健品商家就盯上了老年人的钱袋子?就此问题,记者请教了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张怀春。张教授告诉记者,老年人年龄大了,身体在慢慢衰退,心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常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某种病,加上老人本身有着不服老的心态,就想着靠一些保健品来调节一下自己的身体,期望能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所以,当保健品销售人员稍一暗示,有些老年人抵抗不住诱惑。 
  “儿女不在身边,老人缺少一个说话的人,感情上没有寄托,大把的时间没处消磨,只好自己找些事来做。”张教授说,此时保健品的“亲情牌”营销策略就趁机而入,“听课”、“旅游”、“体验”,再加上平时给老人送些吃的、用的,这时老年人的感性彻底打败了理性,经不住劝说就会花大把的钞票购买保健品。其次,保健品、保健医疗器械吸引的都是老年人,他们在一起就不会感到寂寞,有种归宿感。购买保健品、体验保健器材自然地就成了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年人告诉自己的子女身体不舒服,可到医院一查啥问题都没有。张教授认为,其实这只是老人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子女的注意,这时子女要注意给父母感情上的安慰,及时带着父母去医院查体。“其实,老年人也很容易满足,子女要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重视,让父母有存在感,经常买些吃的、用的带给老人就可以了。”张教授表示,如果家中老人有购买保健品的习惯,子女也不要一味地去改变老人的做法,顺其自然地劝导加上感情的付出,老人自然会感受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