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欧阳修河30年如一日行医路
每次疫情,他都冲在第一线
文/片本报记者张牟幸子通讯员郭庆花
2013年03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欧阳修河正在和同事研究患者的病情。
     语速很快却幽默风趣,眼睛里充满了睿智、严谨和亲切;他曾经带领十个医护人员创建了滨州市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非典、甲流大范围流行的时候,他第一个冲到第一线参与诊治工作……30年行医岁月,除了结婚那一年,他从未在家过春节,他就是滨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欧阳修河。
  重大疫情全部参与过
  在滨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办公室的墙上,挂着患者送来的锦旗;在书柜的角落里,一摞摞的证书和几个奖杯蒙上了一层灰尘,而这些全部都属于科室主任欧阳修河,今年是他从医的第三十个年头。
  从非典救治到汶川地震再到甲流肆虐,欧阳修河每次都冲在第一线为患者治疗。欧阳修河告诉记者,2003年他刚做主任一年的时间就迎来了非典疫情,“那个时候全社会都特别紧张,我大约两个月没有回家,怕传染给家人。”当年控制非典时,欧阳修河是医院第一批提交申请加入非典治疗的医生之一,他把全市各个县区的发热监测点都跑了一个遍,“那个时候我还特意在病房里准备了一套衣服,出去的时候就换上。自己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也感冒过,心里也害怕呀,那个时候所有医生都没治疗过这个病,后来也是自己吃药慢慢就好了。”说起当年紧张的情景,欧阳修河的语气明显不再轻松。四川地震,他作为山东省第一批医疗救援队奔赴汶川,甲流救治他坚持一线三个月。
  采访中,欧阳修河总是强调,这些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介绍,当年建立呼吸内科,加上自己才11个人,“那时我们在三楼,没有电梯,都是我们医护人员用轮椅或担架把患者抬到病房的。当时人手也不够,的确挺困难,现在好多了,我们有二十个医生、三十多个护士了。”
患者都喜欢和他聊天
  采访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因为总有患者来找欧阳修河了解病情,因为他话语幽默有亲和力,而且诊疗过程中从不打断病人讲述,下午去巡查病房时,一些老人总喜欢拉着他说说话聊聊天。欧阳修河告诉记者,他经常告诉年轻的医生们下午多去病房转转,和病人们聊聊天说说病情,“多交流多关心他们,这样患者心里就会感觉很温暖,尤其是老年人,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人关心。”
  据了解,除了结婚那一年,三十年来,欧阳修河的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的。每到过年的时候,欧阳修河就会自己掏钱为在病房里过年的患者们买水饺,“买点水饺算不了什么,就是为了让患者高兴过个年,这两年过年医院里也都会给住院患者送水饺。”
工作忙碌家人很理解
  每天下班之前,欧阳修河都会再检查一遍病房里的事务才回家,准时下班在他这里成了空谈。这样忙碌的工作,却得到了家人的理解。欧阳修河告诉记者,在非典最忙碌的时候,儿子正好上高中,“但那个时候我几乎不在家,更别提辅导功课了,我晚上被电话叫到医院他都习惯了,也很理解,没有抱怨过。”在甲流救治期间,每当他被医院的电话叫走时,都会告诉家人:“我这一走,可能就回不来了,就被隔离了。”
  每年冬天都是呼吸内科最忙碌的时候,延迟下班更是成了家常便饭,身为主任的欧阳修河经常在科室里盯着,很多事情也会亲力亲为,“有些事情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别人,自己都不想做怎么让别人去做呢,所以有疫情有重大病情发生的时候就要冲到最前面去。”
  采访结束,欧阳修河带着听诊器又去忙碌了,因为还有很多的患者等着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