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劝和小组》
追问“幸福在哪里”
  • 2013年03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黄海涛

  如今都市生活剧比狗血已成荧屏常态,人物特例化、故事斗争化、情感两极化,被奉为“收视三宝”。《劝和小组》则算“另类”,全剧没有以一个家庭或痴男怨女的人生纠葛展现都市中的群居生态,而是以几个小人物群像社区劝和的公益故事为切入点,细腻追问了当今社会最现实也最棘手的民生问题——幸福在哪里?
  《劝和小组》里都是退休老人、小报记者、婚礼策划师和保险推销员这样的普通人,他们年龄不一,是当下主流人群的代表。观众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进而进入角色,感同身受地咀嚼其中的故事与情感。不管是夫妻吵架、父子矛盾还是婆媳纠葛,《劝和小组》在不回避这些问题的同时,更多是注入温情暖流,以劝和的方式化解矛盾。《劝和小组》主动规避了极致化生活的电视剧表现,像《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那样回归寻常巷陌的创作正道。
  演员方面,这部剧的阵容堪称“平实中的华丽”。华丽,是因为剧中不仅有鲍起静、潘虹、高明、吕中、杜雨露这样的帝后级老戏骨;平实,是因为这些大腕在剧中全是小市民,操心的都是家长里短、劝人和睦的闲事。这区别于以往都市剧偶像明星的浅层表演,最大程度保证了剧集品质和百姓生活原味。当然,于荣光从“硬汉”到“文艺男”的转变,也是一大亮点。放下刀枪、拿起笔杆、动起了嘴皮子的于荣光在观众看来,虽有些突兀,但其饰演的“舅爷”却将知识分子的理智和中年男人的隐痛淋漓展现。
  当然,《劝和小组》作为都市剧,喜剧元素也不少。以开场跳楼戏为例,生死抉择的紧张和楼下围观人群的调侃形成鲜明对比,诸如“双人跳”“跳楼也搞团购”之类的看客议论不仅巧妙营造出一种笑果,更是对当下看热闹心态的嘲讽。

□编辑看点
  都市情感喜剧《劝和小组》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剧中特色“劝和”行动令观众捧腹的同时,也令人切身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其中,归亚蕾、潘虹、鲍起静三大影后的同台飙戏让人既感亲切又过瘾,表现出朴实温暖的风格。
◎观众说吧◎
  念兮京京:最近在看《劝和小组》,讲述市民生活的事儿,很贴近生活。感觉每个小区如果都有一个劝和小组的话,那么生活将会更美好!
  宇元堂:《劝和小组》感觉还不错,教育孩子百善孝为先,家长为孩子着想但不能代替孩子选择未来等观点值得人们作为生活中的参考。风格轻松,人物可爱,老演员云集,其实比宫廷戏更好看。
  大脸猫爱吃汤圆:张大川的爸爸深情地问他:儿子,让你读你喜欢的艺术学校,你高兴吗?尼玛,这是神马神剧吆,还央视一套八点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