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文与当代
  • 2013年03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中国美术创作课题名家系列
经典聚焦
  当今中国书画艺术中,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开拓创新,有着鲜明艺术语言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既代表了中国美术发展的审美特征和时代精神,又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各类美术创作课题特定阶段内的典型代表。这些艺术家多聚集在艺术院校、创作机构,及各地美术家协会内,形成了具有流派、地域特色的创作团体,而重视这批推动中国艺术发展的骨干力量,审视当代美术创作中的经典作品,是我们继承、优秀传统艺术,培养艺术新生力量的重要途径。
  在十艺节来临之际,本报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各美术创作课题的代表性人物,为广大读者带来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性的名家佳作。本期关注的以老北京风情题材创作而闻名的京津名家赵俊生,用文人的笔墨,怀旧的情思,为大家带来别样趣味的京华旧事。

□赵俊生
  1944年生于天津,现为中国美术馆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日中水墨交流学会理事,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看赵俊生作品中的雅、俗、中、西
  赵俊生先生出生于天津艺术世家,采众家之长,师造化之灵,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在传统文人雅士图及老北京旧梦风情等作品中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和感人的艺术力量。他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雅趣”、“俗趣”两种类型,显示出艺术家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透彻理解感悟和高度兼容并包。在洋溢着“雅趣”的作品中,可见老叟行吟觅句、抚琴赏梅、醉酒临风等等情形。这些作品讲究用笔,擅于以书法入画,线条富有动感,所写艺术形象充满生命的活力。山水空灵、宁静、幽深而简括,生动而夸张,意韵丰满,充满高古趣味。而“俗趣”作品中刻画的则是天桥耍杂技的、练把式的、唱大鼓的、下棋的、喝大碗茶的、卖大力丸的等三教九流市井人物,创作者将生活情趣、形象和情感生动勾画出来,妙趣横生,人物造型略显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赵俊生通晓中西艺术,油画、水墨画,山水、人物和连环画皆精到,全面的艺术修养使他在绘画领域能够信手拈来,纵横驰骋。上世纪80年代末,青年画家中兴起一股主张“新文人画”的热潮,艺术创作开始对传统进行重新认识。赵俊生受其影响,并在笔墨中做到了融合中西画理、画法于一体。从他的作品总体风格来看,赵俊生一直比较重视传统继承,钟爱传统水墨画,并将精力落实到水墨人物画与山水画之中。同时,赵俊生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观念和画法,在对中国传统笔墨有着很深感情的同时又充满了现代感,这使他的作品在时刻保持鲜明的文人画特征同时,又具备了极强的时代特色。
  在中西方绘画的结合上,赵俊生有着诸多独到的见解。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在国外展出时,外国人看了虽然赞赏有佳,但刻画内容上却不知所云,更无法理解画面中含有的传统意象。这不仅降低了画作的艺术价值,更有人认为那就是有很多文字描述的插图。因此,赵俊生富有幽默情趣而又充满抽象、变形、夸张的个人创作语言,既有东方的神秘,又有西方的魔幻,成为中国风情在外国人眼中的有效代言。
  赵俊生长期生活在京、津二地,在天桥系列创作中,浓厚的“京味儿”成为他创作灵感的主要来源。与其他描绘老北京的艺术家不同,赵俊生以文人的眼光,吸收陈洪绶、石涛、八大山人的笔墨底蕴,并从民窑瓷器上吸收造型造境与笔墨语言,从德国表现主义中借鉴色彩、变形夸张的造型手法,形成了趣味十足、形式感强、文学语言丰富的画面。赵俊生的作品在香港、美国等地展出后,不仅得到国内同行的赞赏,外国人也能看的明白,可见其魅力非凡。
  赵俊生广泛涉猎重彩、水墨、油画、综合材料,总是有很多事物能够吸引他,激发他的感悟、思索、表达。他就是这样一个既喜欢现代又迷恋于民间的艺术家,珍重那有着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玩意儿,将对民俗之美的怀念、研究化作现代艺术,用快乐与欣赏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虽然年近七旬,但赵俊生仍有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决心。他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进行多方面研究、尝试。当然,也正是对各种题材、手法的信手拈来,才能使其无惧拘束、直抒内心。     (东野升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