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奶粉限带”引代表委员激辩
有人称违背香港自由港精神,有人则支持香港保护本地居民
  • 2013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特派记者 刘红杰 杜洪雷
  国人宁可多花4倍价钱买进口奶粉,充分说明了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的不信赖。当去香港购奶粉而今也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时,内地父母真的面临了“无奶”的无奈。平心而论,香港的这一做法情有可原。最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自己。
  奶粉限带措施也引起了来自香港的代表委员之间的激辩。有代表委员说此举违背了香港的自由港精神,也有代表委员支持香港保护本地居民的决定。
违背竞争规律不会长期持续
  4日,在政协经济界的小组讨论中,香港国际投资总商会会长、太平绅士许智明谈起了香港限购奶粉的话题。“我认为这样的政策违背了自由市场的竞争规律,限购奶粉应当只是特殊时期采取的一个特殊方法,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蔡素玉认为,媒体上称“香港市民买不到奶粉”其实具有一定夸张性,蔡素玉认为特区政府限带奶粉是受到了部分群众的压力,香港市民在这件事上缺乏包容。“奶粉又不是毒品、禁用品,内地居民购买奶粉触犯了哪条法律?是不是内地居民抢购衣服就不让带衣服,抢购鞋子就不让带鞋子?”
走私奶粉牟利应该坚决打击
  虽然有香港代表委员反对限购奶粉,但也有人支持。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陈红天表示,香港奶粉价格不断升高,市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香港政府保护当地居民,不让内地人抢购一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决定。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圣约翰爵士儿童弱视基金会会长冯丹藜持类似态度。“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香港妈妈想把奶粉多留一点给香港的孩子,这理所当然。当然内地妈妈买奶粉我们也很理解。不过有些人就借这个作为生意、走私,在当中牟取利益,我觉得这个行为就不太好了,政府打击是应该的。”

香港限购是中国乳业的悲哀
  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太平绅士许智明认为,香港奶粉“限带令”折射出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任缺失。太平绅士陈红天也表示,香港限购奶粉是中国奶粉行业和从业人员的巨大悲哀。
  许智明表示,国产奶企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数量太多,监管力度跟不上,难免出现问题。可以借鉴美国的方法,全国分为四大家,分区域进行监管。严格控制生产规模,提高奶企生产的质量。“奶粉质量的提高,政府是有责任的。如果政府下功夫,我相信两三年内消费者会重拾信心。”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说,有关部门应出来发声,客观公正评价产品质量问题,以免造成社会恐慌。对于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业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除,他感到很心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