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针见血>>
民生不是筐别啥都往里装
  • 2013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常常听到各地宣布,地方财政又有百分之多少用于民生,但是到底啥叫民生?既然财政预算有法律效力,那么频频出现在预算中的“民生”二字,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个法律定义?
  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不约而同提到一个困惑,很多地方已经连续五年财政收入的70%甚至80%都用于了民生,但是另一方面,又常常听说因为没钱买正规校车引起事故;因为投入不够,幼儿园成了稀缺资源……
  民生不是百宝箱,什么都能往里装。比如,搞楼堂馆所以“市民活动中心”“老年人文化中心”之类的名义,这些还算“民生”吗?
  有代表委员说,如果说我们还有很多孩子吃不上一顿热饭,很多农民舍不得买一件新棉服,那么在这个阶段,漂亮的广场和气派的机场可能就不能算是民生工程,因为老百姓不觉得迫切需要。
  所以,尽管地方财政有很多钱花在了民生上,但是我们还欠“民生”二字一个法律定义。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