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的闺女
  • 2013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闺女之于这个家族,好像是过客,家就像过客暂时栖居的驿站。当然,在村庄这个驿站里,有闺女永远的父母,永远的兄长,也有永远的温馨记忆——包括那些盛开和未来得及盛开的记忆。

  □ 李宗刚

  在我的家乡鲁西北的村庄里,人们对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女性,不管是否出嫁,也不管年龄,都统称为“闺女”;而对那些娶进来的女性,则称之为“媳妇”,至于她原来的名字,一般就被遮蔽乃至遗忘了,她的名字往往是在丈夫的乳名后加上一个“家”字。对女性称呼的转变,意味着她社会身份的变更。
  农村的村落一般是在家族基础上繁衍而来的。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男性作为家族的主人,继承了祖父辈的社会身份,做到了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即便是他们的生命结束了,也会埋葬在这片热土里。而闺女则不然,闺女之于这个家族,好像是过客,家就像过客暂时栖居的驿站。这种情形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同样是贴切的,只不过,在这里充当“流水”的不再是“兵”,而是闺女了。因此,在农村有所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一说,此话虽然说得无情了些,但按照农村既有的秩序,闺女也确实难以在这个村庄里找寻到自己的位置。这种情形,和“泼出去的水”确有相似之处。
  闺女一旦出嫁,按照农村的风俗,便是客人了,婆家和娘家便成了姻亲关系。也难怪,作为闺女,总要出嫁的。出嫁和娶媳妇不一样:一个是要离开自己原来的家,到陌生的婆家,为人妻为人母。在这个新家里,媳妇便幻化为另一个家族生命延续链条的一环,在承前启后的历史延续中,最终和那片曾经陌生的土地融为一体。
  在农村,男性则不然。男性往往是村庄的守护者,也是留守者,他们要和村庄相守始终,最终成为这个村庄延续下去的一个环节。因此,男性作为留守者,他们好像既是村庄的主人,也是村庄的代言人,他们以主人的身份,把那些嫁出去的闺女,当做客人来招待。然而,令人唏嘘不已的是,闺女们好像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变化,她们依然把自己当做了这个村庄和这个家庭的主人,即便不是主人,起码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是,村庄的变化昭示着:她的那些同伴,尤其是那些和她一起长大的同伴,已经稀稀落落地嫁到了不同的村庄,她们之间那些美好的记忆,好像也就真的成了记忆。
  特别是在她几年、十几年后回到这个村庄时,面对着那块熟悉的土地,那些熟悉的老屋,已经是物是人非:她当年戏耍的地方,已经有了新人在那里旁若无人地玩耍;她的那些同伴,已经不会再回来和她一起玩耍了,也不会在窗下和她一起绣什么鸳鸯鞋垫了。岁月,已经在她们的面部雕刻上了很多花纹,这些花纹不管好看还是不好看,都已经无关紧要了,要紧的是,她已经不属于这个群体,那些在自己玩耍过的地方起劲地踢着毽子的小闺女,已经懒得抬头去望一望来者是谁。
  然而,真正的变化还是来自家庭。当闺女想以主人的身份来执掌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庭时,嫂子或是弟媳,便成了她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闺女都是如此,当她在娘家被拒绝后,那个温馨的家,也就只能存活在记忆里了。唯一可以触摸的现实是,嫁入的婆家却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把她当成那个家庭的真正的一员,这就是一个女人的宿命。
  岁月的伟大或者说无情,还在于那些嫁出的闺女,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再次回到这个村庄时,村庄里分蘖出如此之多的后生。那么多她不熟悉的面孔,如雨后春笋一般,猛地从村里冒了出来。对这些陌生的面孔,她得调动两个方面的记忆才能实现对接:一个是眼前这个陌生的后生,长得更像自己过去记忆中的哪位?一个是身边的人,把后生的父亲名字通报出来,她才会把那已经断裂了的记忆续接上来。其实,日子就是这样快,一晃就是十年、二十年,那些当初吸溜着鼻涕的孩子,要不出落成了英俊大方的小伙,要不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闺女。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谁知道,那个吸溜着鼻涕的孩子,会出落成一个获得什么大奖的公众人物呢!
  也许,类似的故事,自从有了村庄,便如此地演绎着。村庄要成长,人要繁衍,就要有嫁娶,一边是喜庆的迎娶,一边是落寞的出嫁。这是一枚钱币的两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一个村庄所培养的闺女出嫁了,当她完成了从闺女到媳妇的身份转换时,她尽管会给村庄留下很多的慨叹,留下很多的唏嘘,甚至留下很多的落寞,但这恰如香椿芽长成了香椿树。在这个身份转换的过程中,闺女以自我身份的裂变与重构,替代男性承受了更多的切割之痛与新生之美。
  当然,在村庄这个驿站里,有闺女永远的父母,永远的兄长,也有永远的温馨记忆——包括那些盛开和未来得及盛开的记忆。天下所有的村庄,自然也会敞开她那博大温馨的胸怀,在新年过后的日子里,继续等待着闺女的到来——在她娘家的村庄里,她的身份是永远的闺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