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藏达人想办个民俗博物馆
滨州经济开发区杜店街道办事处村民胡玉庆3年间收来3屋子古董文/片本报记者张凯
  • 2013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胡玉庆向记者介绍他的藏品。
  胡玉庆收来的旧地契。
  胡玉庆向记者展示他收到的一杆象牙秤。
  满头银白色短发,一副宽边眼镜挂在消瘦的脸庞,说话干净利索,声音不高但铿锵有力,眼前的老人叫胡玉庆,现年60岁,身患糖尿病10年。但就是这样一个瘦瘦的老人,拖着患病的身子,三年时间在民间收集到600余类古董。古董年代从宋元一直到解放后,种类包括书画、玉器、桌椅、钱币、瓷器、古农具等,600余类宝贝占据了满满三间房子。胡玉庆计划在今年自费筹办民俗博物馆,力争今年10月份向市民免费开放。
  废品堆里发现宝贝
30年念念不忘

  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却非常具有经济头脑,梁恩忠这样介绍自己的发小胡玉庆,“脑袋活泛,做事执着,好交朋友。”对于这样的评价,胡玉庆表示基本符合,但还有一点是善于观察。老胡说,如果不是善于观察,他就不会从废品中发现宝贝。
  1987年,改革的春风已吹绿了祖国各地的经济。在山东鲁北一个偏远的小镇——杜店镇(现称杜店街道办事处),34岁的胡玉庆通过朋友的帮忙开起了镇上首个废品收购站。头脑的灵活让胡玉庆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让老胡在废品收购中发现了更大的商机——古董。
  “当时很多好东西,铜钱都是成麻袋收,还有明朝的桌椅,说不出名的瓷器。”胡玉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满眼光芒和自豪但略带遗憾。受经济影响,胡玉庆虽然发现了这些宝贝,但都忍痛卖掉了,“好多明朝的钱币都送到工厂炼了铜。”
  那时没有钱,有钱的话绝对不会卖掉一件。胡玉庆告诉记者,看到那些带着历史气息的老物件,他打心眼里喜欢。尽管在以后的经营中也攒下了些宝贝,但始终没有机会专门去从事这个行业。
  2010年,滨州经济开发区杜店街道办事处旧村改造,大批文革、晚清的老物件被村民丢掉甚至毁坏,年近60岁的胡玉庆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他决定趁有生之年尽多收集宝贝,以圆自己30多年的梦。
耗资20万收集宝贝
600余类放满三间屋

  一走进胡玉庆的家,迎面而来的是一套枣红色的明代客厅家具。两把圈椅,一张古色古香的桌子,背后墙壁是装裱好的字画。令人意向不到的是,桌面玻璃板下竟然全是各个年代的地契,年代从晚清到文革。
  不大的客厅被古典家具装饰得古色古香。在老胡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老胡的第一间“藏宝屋”。房间不到20平方米,四周是整齐的6层铁质展架,高约3米,分门别类地摆放着瓷器、木器、铁铜器,宝贝年代从宋元到文革。
  宝贝里面,老胡最满意的是一砂壶,年代约明中期。第一次见到时,老胡以为是铁的,但自己一看这么大的茶壶居然是砂的,“成色这么好的,还是第一次见。”老胡回忆,当时第一眼看到这个壶,两眼冒光。
  三年间,胡玉庆走遍了开发区的大街小巷。早上5点多,他打着手电骑着三轮车去村民家寻宝。他身患糖尿病,忙起来却经常忘记吃饭。“遇到大件,或者难拿的就打电话给我。”梁恩忠笑着说,他现在就是老胡的秘书,车随叫随到,人也是。尽管自己对老胡收来的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也不懂,但看着朋友开心,他也就非常高兴了。
  “他身体不好,患糖尿病,一天天像着魔了一样。”梁恩忠很担心老胡的身体,他说在杜店北街拆迁过程中,老胡是白天黑夜地寻宝,10天吃了3个馒头,人一下子瘦了一圈,但也收回来很多他中意的宝贝。
  目前,老胡的宝贝已经达到了600多类,自家放不下了,他就往车库放,车库满了,他就把把弟弟的一套房子“征用”下来,也放满了宝贝。
执着于收藏古董
自费筹办民俗博物馆

  说起自己的收藏,老胡也有自己的难处,那就是老伴不支持,村里的人也说他有精神病。相比村里人的议论,老胡并不是很在意,“我的行为他们当然看不懂,这就是我善于思考, 比他们超前的地方。”
  “一开始,她看到我往家带着些东西,她就开门往外扔。”胡玉庆告诉记者,即便是今天采访也是瞒着老伴,趁她不在家才行。老胡说,为收藏这些宝贝,3年时间他花了近20万元,这些钱老伴都不知道,“我都是瞒着她,说是朋友给的。”
  梁恩忠透露,他帮老胡运来的宝贝都是放在楼下车里,不敢往家里搬,“嫂子不乐意他干这个。”等梁恩忠把车放好,老胡就开始等待老伴睡觉,老伴睡着了,他就偷偷下楼将宝贝搬回家里。
  对于自己的藏宝屋,老胡专门上了锁,连老伴也不让进去。“6年间,她进这个屋不超过3次。”老胡说,看着自己精神好,现在老伴在心里也开始不反对了,只是在钱上管理得很严格。
  “黄三角民俗博物馆力争今年十月开馆。”老胡的这个想法是2012年才有的,“咱收集这些也不为钱,现在的想法就是给后人保留些东西。”老胡说,这些古董以后越来越少了,以后孩子们都没见过,也不知道他们祖辈怎么生活的,建这个博物馆的目的就是给后代留个念想。
  老胡介绍,目前展馆的房屋已经到位,现在藏品还不是很够,他正在努力筹备,力争今年10月1日左右向市民免费开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