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高校艺考相继落幕,记者探访艺术专业毕业生求职的坎坷—— 
艺术生找个对口工作有点难本报记者张跃峰
  • 2013年03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在3日举办的师范类专场招聘会上,音乐、国画、书法等艺术类专业,只有一些学校有相关招聘岗位。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最近,省内外各高校艺考相继结束,聊城大学则于3月3日结束了最后两个艺术类专业的技能测试,艺考现场火爆的场景让不少市民唏嘘不已。然而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却发现,与艺考火爆的场景相比,艺术类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路却不是很顺利,许多人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个案聚焦>> 毕业后三份工作都与艺术无关
  毕业于省内一所综合类院校美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小路,是2005年参加的艺考,当年共报考了6所学校,专业测试考的是素描及水粉,为参加考试先后在郑州、威海、济南、聊城4个城市穿梭。比较幸运的是,他当时通过了两个学校的考试,并最终被目前就读的大学录取。
  2009年毕业后,小路先是在聊城一家图书出版企业从事销售,后来跳槽到临沂一家文具销售企业继续干销售。去年四五月份,再次应聘回到聊城,在城区一家超市从事采购工作。谈及大学毕业这几年来的经历,小路内心还充满了希望,他说自己没有其他艺考生那么多的“期望”。据小路介绍,他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上高中时也是凭着兴趣参加的艺考。“目前,艺术类毕业生找工作,专业能对口的很少,我这个专业还好一些,要么到广告公司从事平面设计或包装、广告工作,要么就是像其他非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一样,去考公务员、事业编或者干脆参军去部队。”
  谈及当前的“艺考热”,小路感觉很不理解,如果不是凭着兴趣,他当初根本不会选择艺考。小路说,与普通大学生比起来,艺术生的教育投入要大得多。据他了解,仅学费一项,很多专业一年就得上万元。
延伸调查>> 20名学生半数难找专业对口工作
  小路说,他们班当时共有20个学生,也就五六个人大学毕业当年找到了对口专业,而且所在企业的规模都不大。除了3个考研的、2个考公务员的,更多的人像他一样,或者从事销售或者从事其他行业。
  最近,记者在一些招聘会上采访时注意到,在聊城举办的一些招聘会涉及艺术生的工作岗位相对来说不多,而且基本上也就是小路所说的,一些广告设计、文化传媒类的岗位,工资收入一般也就在一两千元之间,跟非艺术类专业相差无几。而对于纯艺术类的专业或一些师范类的艺术专业,相关工作岗位则是凤毛麟角。  3日,山东省2013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聊城大学举办时,来自济南的一位书法专业的毕业生在现场转了一圈,竟没发现一个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无奈之下先考虑距离自己老家聊城开发区近的单位,而后再根据单位选择岗位应聘。
  记者曾试图了解一些学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关工作人员只是强调学校每年都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对数字则是讳莫如深。“单纯的数字,并不能说明什么,哪个专业都会有学生毕业后改行。”
记者手记>> 投身艺考前 要理性地考量
  艺考落幕,引发的对艺考的思考却刚刚开始。每年都是轰轰烈烈地艺考,承载了太多学生及家长的期许,以至于参加考试者如潮。耗费大量财力、物力、精力参加艺考之后,大家有没有想想:考完之后呢? 
  考试过关固然一时可喜,可有的艺术专业毕业后的就业率还不如非艺术类专业,这又让人情何以堪?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报考者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兴趣爱好使然,另一种则是存在投机心理,把艺考作为上大学、当明星的捷径。而且,第二种情况居多,不少人报考艺术院校时,并没有认清艺术院校究竟是“干啥的”,也对艺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大多数艺术类院校或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来说,这就是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已,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平民化的今天,这个机会不用再耗费过量的财力和精力。
  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在决定自己或孩子投身艺考前,真得理性地想一想。如果是有这个兴趣,可以没有任何顾虑,选择勇往直前;如果有其他想法,则要慎重地规划一下未来,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地随大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