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通农民13年如一日宣传打假
沙镇的任维琴把宣传打假当自己的使命,不少村民都找他辨别货品真假文/片本报记者郭庆文
  • 2013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3·15维权现场,任维琴(右)在向市民讲解辨假知识。
  3月15日上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服务现场,一身运动服的沙镇农民任维琴拿出自带的刀片、电池、洗发水等真假货样品向市民们耐心地讲解辨假方法。 
  任维琴今年35岁,是沙镇王堂村村民,初中文化,有农田10亩,靠田吃饭。然而,与其他村民不同,自2000年起,他把打假宣传作为自己的使命,13年如一日。
普通农民“迷上”公益打假 
  1999年,任维琴曾在乌鲁木齐打工,平时给一些乡镇商店送货,发现很多日用品都比品牌商品批发价格还低很多。他从同行那里得知,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假货。之后他不断留意,并向业内人士请教,积累了不少辨假经验。 
  2000年3月,一则新闻报道让任维琴深受影响,报道称新疆退休干部吕基业自费万元在报纸上做公益广告。“一名退休老人都能向国家贡献自己的光与热,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做些有利于社会的事儿。”此时,任维琴开始有了抵制假货的想法,并与吕基业老人写信交流。得到了老人的认同后,任维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打假之路。
  2000年,任维琴在乌鲁木齐大街上做过好多次义务宣传。但第一次印象最深。当时为期4天的“山东省经贸洽谈会”最后一天,山东展位上的企业大部分都离开了,一些个体批发者利用空出的展位卖起了假货。他跑到会场门口作起识假宣传,向人们讲解什么样的货物才是真正的山东产品。 
  第一次做宣传取得成功,这一次举动也成了他打假宣传的一个开端。从此,他“迷上”了打假。
不少村民都拿货品找他辨真假
  15日一早,任维琴骑电动车从家里出发,走上10里地,到田庄乘坐24路公交车赶到城区3·15维权活动现场。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任维琴却是村里的“名人”。不少村民拿着买来的货品找他辨别真假。各种日常用品,只要一过他的眼睛,其身份真假便一目了然,很少出错。这13年里,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自费作打假宣传,家人并不支持,但他不后悔,反而乐此不疲。 
  “最对不起母亲。”打假期间有一件最让任维琴遗憾的事儿,就是为了打假宣传,母亲去世时他没在老人身旁。 
  2004年12月7日,任维琴以看病找活干为由,揣上300元钱,带了一些真假样品,乘车去了济南。看完病后,他便在街上做起了识假宣传。当时没手机,半个多月过去了,他突然想起忘了给家里打电话了。
  在他拨通家里的电话时,妻子声音沙哑地对他说,母亲去世了,刚出完殡。原来任维琴的母亲突发脑淤血去世,家里找了三四天也没找到他,只好没等他回家便出了殡。听到这个消息,他惊呆了,整整哭了一晚上。 
  任维琴说,很后悔没往家里打个电话,母亲临终前没在她身边尽孝。回忆到这里,任维琴眼含热泪,久久难以释怀。
打假宣传将一直坚持下去
  2013年春天,任维琴向全国人大提了一项建议,将“假一赔十”改为“假一赔千”加大对造假企业的处罚力度。任维琴说,在农村,能吃死人的东西少见,吃不死人的假货遍地都是。制假者看准了多数农民辨别能力差、买东西图便宜的弱点,将黑手伸向农民。
  一个企业提高知名度不易,假冒伪劣产品的影响不可估量。商贩中有些人是不知情购买了假货,有的人却明知是假冒伪劣产品,还硬要出售。  “这时候就必须有人站出来打假。”任维琴说,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劣质造假商品越来越少了,但他的打假宣传将一直进行下去。“它像我的使命一样,我必须得完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