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牡丹区小留镇小马扎闯出大市场
小马扎一年卖出三个亿
  • 2013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村里马扎作坊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部分剩余劳动力。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本报记者 王保珠 通讯员 郜玉华 李得安

  3月18日10时许,牡丹区小留镇张庄村村民马燕峰,趁着商店里没有顾客,赶紧拿起长铁针,熟练地编织起小马扎。布条横着19条、竖着12条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红蓝相间的图案,五六分钟就能编织好一个小马扎,“每天平均能编织70多个小马扎,一个马扎加工费五毛钱,挣个零花钱,闲着也是闲着。”
  在张庄村有很多像马燕峰一样的妇女从事小马扎加工业务,她们多为留守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她们足不出户就能找到一个活计,这对于她们来说非常幸福,因为少了一份外出务工与子女分离的痛苦,多了一份添补家用的额外收入。据了解,小留镇小马扎年产量达到2000万多个,从事马扎加工制作行业人员万余人,产值近3亿元。
万余人从事马扎加工业务
  18日,记者来到小留镇张庄村桥头时,就听到电锯时而响起的刺耳声。靠着小河边,路东西两侧各有一家马扎加工企业,厂房非常简陋,里面堆满了木料和半成品。路东侧马扎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张文俊带领记者来到厂区,厂区分为仓库、工作间以及木料储藏室,板房结构的厂房将这些连接在一起。
  张文俊说,他每年加工销售10万多个小马扎,主要靠量来维持利润,因为每个小马扎的利润从两年前的1元降至0.5元,这也让附近很多小型马扎加工企业倒闭。
  据张文俊介绍,小马扎看起来小,但却要经过十七八道工序,需要大量劳动力,他的加工厂进行前期木料加工,等半成品后,交给村民进行加工编织,大概需要一个星期,村民将编织好的马扎送到加工厂,再进行喷漆。张村村委会委员张义敏告诉记者,张庄村的小马扎加工企业数量没有太大变化,基本稳定在四五家,都属于年产量在10万个马扎以上的加工厂,“村里200多户居民,这个不需要太多技术,村民农闲时基本上都有马扎加工的活做,其中有年轻的妇女,也有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除了张庄村有小马扎加工企业外,附近还有袁庄、耿庄等十多个行政村,有万余人从事小马扎加工业务,年产马扎2000万多个,产值近3亿元。
马扎畅销20多个省市
  “东北人喜欢在炕上吃饭,不怎么使用马扎外,在其他省份,比如远到新疆、近在河南、河北,我们的小马扎都非常畅销。”张庄从事小马扎加工业务的张义林说,小留镇的马扎销往安徽、内蒙古、山西等20多个省市。
  据张义林介绍,根本不用出家门,小马扎就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了,“主要通过物流往外运货,我们的客户属于中间商,他们从这里批发小马扎后,然后转运到其他地方,赚取差价,有时一车货,他们不用卸下来,就能转包出去。”
  “我的货主要运往临沂,从那里转运到各地。”张文俊带着记者走进他的仓库说,这大概有七百件小马扎,每件10个,“小马扎的价格便宜,比较大众化,比较畅销。”
  当记者问到是否加工高档马扎时,张文俊和张义林都摇了摇头。“我吃过亏,曾经制作了一千件高档马扎,卖了一年都没卖完。”张义林说,高档马扎和普通小马扎的销路渠道不同,高档马扎需要自己跑市场、跑销售,主要在商城、超市销售,而小马扎则有批发商到村里收货,“当然精品高档马扎的利润高一些,只是销路不好找。”
小马扎大发展,还需品牌护航
  记者在小留镇采访时发现,由于小马扎制作非常简单,家庭作坊、小型加工厂非常多,他们之间恶性竞价情况比较严重。“有的人小马扎加工的量少,利润空间多一点少一点都卖,导致小马扎的加工利润空间逐年降低。”很多马扎加工企业主都有这样的感受。
  牡丹区小留镇党委书记张峰说,小马扎市场的无序竞价必然导致恶性循环,造成内耗,对马扎产业十分不利,政府部门将引导市场,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小留镇马扎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现在小留镇马扎虽然销量很多,但没有自己的一个品牌,还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品牌效应不容忽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