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缘何不相信“教育改变命运”
  • 2013年03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调查显示,超两成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要改变这种对教育的看法,一方面要在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教育上附着太多的功利目的,应重新认识教育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的涵义。
  □皇甫天 

  201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日前发布,调查显示多数公众积极评价近三年来教育公平改善的状况,但仍有26.7%的公众对彻底治理“择校热”缺乏信心,有24.3%的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
  不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这种看法存在的时间不短,以前“读书顶鸟用”的调侃、自嘲,也是一个侧面映证。按说有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之事,但超两成的比例不低,而且此次调查主要是在省会、直辖市中进行,如果把教育资源投入相对较少的农村包括在内,实际比例会更大,这并非好事,对教育失去信心,显然会降低参与教育的热情。
  其实,不管怎样,教育都多少能影响人的命运,参与教育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也提升了人的素质、能力,对具体的个人不可能没有影响,对命运的改变也未必就小。比如,即使是跃出农门的大学生,就算没有“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当北漂、蚁族、蜗居也要留在城市中,不愿返乡说明留在城市是更好的选择,命运悄然间已改变。所以说教育改变不了命运是种“错觉”。
  而会有这种想法,首先是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使得不同地区的孩子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招考的地域性政策,使得农村或小城市的考生和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的考生,没能享受同等的入学条件,同样、甚至更低的分数,北京上海的考生更容易进北大、复旦,而进入更好的学校就意味着有更好的出路。比较之下,没能享受更好教育资源的人,就会有挫败感,命运改变的不够,也就不相信教育了。
  其次,是就业不公平,官二代、富二代总是容易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有的官员子女,尚未毕业已经安排进单位拿工资吃空饷了。相对于有爹可拼的人,那些只有背影没有背景的人,即使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拥有更高的素质能力,也未必能和有“爹”的人公平竞争,就像有的人在公务员考试中成绩不低,却难以在面试中通过或被巧立名目排除。这类现象的存在,也矮化了教育的作用。
  再者,人们用功利的眼光看待教育,也是一大原因。这是有着传统的,精英主义一直盛行,人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当“人上人”,教育尤其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在这种不健康、甚至是病态的文化之下,如果不能让受教育者有更好的前途、能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那么人们就容易认为教育是失败的,命运没得到改变。
  所以,要改变这种对教育的看法。一方面要在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在教育上附着太多的功利目的,应重新认识教育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的涵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