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短 艺术长
—于希宁先生二三事
  • 2013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于希宁先生作品《梅》
  于希宁先生生前在创作。(资料片)
  人生不过百年,而艺术恒远久长。2013年是已故著名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山东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于希宁先生诞辰100周年。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于3月1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推出了”三魂一心”于希宁百年诞辰艺术展,山东艺术学院还特别策划了纪念于希宁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诚如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所说,于老在艺术上是一个得道者,是新中国第一代山东省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在于老百年诞辰之际推出系列活动,不仅仅在于纪念,更重要的是激励后学发扬以于老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家为学为艺的精神和品德,特别是于老“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精神。本版刊发两篇纪念于希宁先生的文章,让读者从点滴中感受于老的精神与魅力。
      ——编者
   升华的“古藤”
  沈光伟(于希宁先生的家属和学生、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于老生前常说:“人生短,艺术长,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他在九十寿辰画展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自幼习画,不善言辞,却知道笨鸟先飞,治艺之道靠的是勤奋与执着,不敢有丝毫懈怠。人渐渐老了,但精神不能老,艺术不能老,事业心不能减。”这是于老的自勉,更是于老精神的写照。
  2003年春暖花开时节,我陪先生到南郊宾馆看牡丹、看藤萝。南郊是先生经常居住和创作的地方,有许多大画都是在那里完成的,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感动,每次去都是期望能唤起一些美好的记忆来。我们先看了悬挂于俱乐部的藤萝巨制《春满乾坤》,这是于老1986年创作的,当时画了两幅,一幅留在了南郊,一幅后来捐给了山东博物馆,是于老一生中创作的最大的藤萝作品。看完画后,我们又到院里看藤萝,只见满架藤花簇聚,紫英点点,让人陶醉。返回家后,于老便创作了《黄山古藤赋》。一天下午,我到先生家去,进门后就见到了还摆在地上的八尺条幅《黄山古藤赋》,画面上只有枝干和单纯的色点,既无枝叶又无花,完全不是先生以前画藤萝的样式。我便问这画画完了吗,先生说画完了,我不知怎么眼泪就一下子流了出来。此境只有天上有,我小心翼翼地擦干眼泪,若无其事地跟于老说笑,我想,画出这么有仙气的画,一定是于老艺术上一个新的升华,一个化融物象的大化之境,它可能昭示一个新的创作高潮的到来。
  画的题款:“绝壁龙探海,腾蟠起舞欢。寻源攀险峻,古木化神鞭。造物何奇怪,非梦怎解悬。纵横千万绪,上下百般难。屈干苍龙缚,斑烂窍孔穿。根固云气润,蛟出赖雾旋。英垂伴嫩羽,香迷散大千。天公乱织锦,仙女胡挑弦。鸣凤迓征客,修桐迎鹤颜。赏心难尽吐,朴质隐虚涵。”其中两句“天公乱织锦,仙女胡挑弦”道出了乱中求治的艺术规律的辩证法,是于老毕生艺术实践的深刻领悟和总结,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艺术财富。
  2003年,先生的身体状况比较好,我经常接他到学校来,在我家呆上一天,一般是上午来,傍晚就回去,一是换一下环境,会有一些新鲜感,二是看看熟悉的校园,熟悉的同事、学生和可爱的孩子们。他说经常走动能保持心智的年轻,不让思维僵化,他的不少作品也取自校园漫步之偶得。我家墙角的花几上摆放着一只原木树桩大笔筒,先生发现后审视良久,然后缓步走到画室,展纸,只见浓墨渴笔皴擦点染,不大一会儿,一幅八尺大横匹宋梅遗植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这里,笔筒变为了梅之老干,苍厚古拙又不失空灵,主枝横出,气象雄奇。我不由得想起了谢赫“六法”中的传移模写,此乃是也。艺术创作中的迁想妙得,实则是一种移花接木手段,是一种美的形式的发现与借用,我将此话说给于老听,于老笑了,笑得那么灿烂。
 为于老画像
  梁文博(于希宁先生的学生、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主要上专业基础课,以素描、速写、白描为主。一天谭英林老师来我家说:“于老很喜欢你画的那种有点国画味的素描,想请你为他画张像。”我有点受宠若惊,却故作不动声色状说:“我画得不好,需要继续努力。”
  第二天一早,我应约来到于老家,师母开门迎接了我。于老穿一身老制式便服,头戴一顶瓜皮帽,显得很精神。于老请我们(谭英林老师在场)在客厅入坐喝茶。毕竟我是小字辈,在于老面前有些局促,于老大概看出了我的紧张,开玩笑地说:“文博,今天我听你的摆布,你叫我怎么坐,我就怎么坐。”一番话使我化解了紧张状态。三句话不离本行,于老和我们谈起中国画的画理问题,说中国画发展到宋代开始分科,分出花鸟、山水、人物三大科目,都有各自的发展方向和理论导向,花鸟画讲究趣味,山水画重意境,人物画强调的则是传神。有这样一次和于老相处的机会很难得,我就把在教学和创作上遇到的问题向于老求教,于老给我谈了“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谈到教师就应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补充自己,慢慢地成熟起来……茶余半刻,谭老师为了不影响我给于老画像,借故离开,师母和保姆为我们备好茶点也走进里屋。
  于老家的客厅向北,略有点暗,我选了个有光亮的地方,让于老坐在一个太师椅上摆好坐姿,开始了我对于老的描绘……人物肖像的奇妙就在于它具有共同的属性,却还保留着不同的个性。我没有急于动笔,先仔细观察一下今天的“模特”。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细致地观察一位我所敬畏的艺术大家的面容。那是一张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浸润下的饱经沧桑的脸——于老这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舒展的白眉隐显着文人的傲骨和气节,慈祥的眼神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也正是于老形象中的个性所在。此时我想到,大画家的形象和一般人就是不一样。面对这样一位大家,我有点紧张,执笔的手也有点生硬。于老说:“放松一点,像你平时那样画。”我在心里也在默默地要求自己放松,可是怎么就不听使唤呢?于老答应我去洗手间放松一下,我在那里站了好一会儿,终于放松下来。我重新拿起画笔,从刻画于老的眼睛开始,遵守于老平常所说“从前往后,从里往外”绘画的口诀,用了不到三十分钟就把肖像完成。于老看着自己的画像笑容满面赞许道:“画得很传神,画像就是和照相不一样,画像可以提炼出精华,变得单纯了……”这是于老对我画的中肯评价,并告诉我这是他第二次画像,年轻时让人画过一次,搬家时丢了。于老招呼师母过来看,师母看了称赞“好,好”,并说:“啥时给我也画一幅?”我欣然答应,找时间一定为师母画像……这是我为于老画像的经历。只可惜我答应为于师母画像的宿愿没有完成,后来听说她住院,已是癌症晚期,不久就辞世了,这也是令我遗憾之事。
  在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百年的日子里,想到为于老画像的往事。这是一种追思、一种回味,同时也是感恩。我作为学生和晚辈,为能多次聆听先生的教诲受益而备感荣幸,同时要不辜负于老的殷切关怀,认真教学育人,像于老那样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艺术教育事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