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企棉价倒挂困局求解
  •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车间登记棉纱。
文/片 本报记者 马绍栋 实习生 刘映宏
  一件50元的T恤,在越南生产,仅棉花和劳动力的成本,就可以下降15元钱。
  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企业将工厂迁往东南亚,在棉纺大省山东,即墨、诸城等地的一些企业已将厂区迁往越南、柬埔寨等国。
  追逐“东南亚制造”的背后,是国内外棉价倒挂的现实。每吨棉花最高达6000元的价差,一头打击了棉农的积极性,一头逼停了一些中小棉纺企业的生产线。
  新的国家收储大幕即将开启,4月份新植棉季即将开始,从棉农到棉纺企业再到纺织服装企业,围绕棉花产业链上的各方利益纠结却仍在继续。
  棉农改行种粮
  种棉一亩补贴15元,种粮一亩补贴123元,这对农民吸引力太大了。“棉都”夏津的植棉面积缩减到40万亩。

  “今年又减少了10%-13%左右,全县植棉面积缩减到40万亩左右,棉农积极性进一步下降。”春风拂面,草长莺飞,新的植棉季马上就要开始了。26日上午,夏津县农林局植物保护站站长于佃平驱车前往农田开展农技普及。让他焦虑的是,县里棉农弃棉种粮的越来越多。
  夏津县号称“棉都”,棉花年产量约占整个德州市1/3,是全国产棉十强县。可这两年由于棉花价格大起大落,当地棉农很多已改种粮食。
  “最关键是种棉收益太低,费时费力成本高,而且价格波动大。”长期从事棉花种植调研的于佃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种棉花,包括种子、地膜、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都是刚性的。而管理和收获都要雇人,每天干8小时要价不少于40元,且年年上涨,一路算下来每亩投入在550-600元,而亩产棉花500斤按现在每斤4元左右价格计算,只有2000元,收益明显偏低。
  与种粮相比,植棉收益下降明显。“目前种棉就15元的良种补贴,而种粮算上直补再加别的每亩有123元,这对农民吸引力太大了。”于佃平表示,与管理繁琐的棉花相比,种粮还可以腾出时间外出打工。
  “现在国内棉花的价格比国外的都贵。”于佃平介绍,现在棉农非常关注棉花行情,由于今年国家以20400元/吨的价格收储,而国内外棉价倒挂的情形棉农都知道,索性选择交储。
  “预计今年省内植棉面积同比下降10%左右,大概为900万亩。”卓创资讯棉花分析师孙立武告诉记者,根据山东省农业厅的统计,我省棉花种植面积已连续5年下降,预计2013年还会下降,棉农种粮的情况还会发生。
  中小棉纺厂的挣扎
  生产线关闭了1/4,买卖棉花进口配额的做法在业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现在加工一吨棉纱,连机器折旧费都赚不出来,勉强刚够利息的,别提赚钱了。”一提到现在的棉花加工行情,夏津县新时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时传良一脸愁容。
  据时传良介绍,目前国家储备棉拍卖价在19000元/吨左右,而国际棉花到岸价仅14000元/吨,内外价格差保持在每吨4000-5000元,作为没有棉花进口配额的企业来说,买不到进口棉就只能用高价国内棉,这让大多数中小棉纺企业从原料成本上就大大丧失了竞争力。
  “像我们这样的棉纺大县,有配额的企业也就那么六七家,大部分还是靠竞拍国储棉。”时传良透露,棉花内外价差一直存在,但往年也就在2000元/吨左右,企业还可以自己消化,而现在的价差已经让棉纺企业难以承受。目前厂里大部分都是用拍卖的国储棉,实在撑不住了就去买有进口配额企业用不完的配额,而这种买卖配额的做法在业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即使如此,当前的棉花价格仍然让一些中小棉企生存艰难。时传良表示,厂里的生产线关闭了1/4,而目前县里1/3干棉纺的企业都倒闭了,剩下的很多也在停产或限产。
  时传良认为,目前国家20400元一吨收储,再19000多元一吨放出来,几乎是在赔本运营,资金耗费非常大,而且导致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拉大,棉农从中获益不多,还不如直接把这些钱补给棉农。
  “目前我省确实有一些棉纺企业倒闭,从春节前就开始了。”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告诉记者,过于依赖棉纺让省内企业失去了议价权,只能拼成本、拼价格,而一些中小棉纺企业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落后,在原材料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势必会被淘汰,行业洗牌是不可避免的。

  争议收储政策
  在产业链上游,棉农希望收储价能再往上提一些;在产业链下游,高企的棉价给纺织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平衡棉农和纺织企业的利益?

  “如果不是收储政策的话,国内棉价下跌的可能比现在要大很多。但政策的缺陷同样也很明显。”卓创资讯棉花分析师孙立武评价。
  从2010年开始,国内棉价以火箭般的速度一度飙升到33000元/吨,国际棉价也盯着国内棉价走,当国内棉价从33000元往下跌时,国家出台了19800元/吨的收购价格,将国内棉价稳住。但是国际棉价还在继续下跌,与国内形成了巨大价差。为了保护棉农,第二年政府继续提高棉花收购价直到目前的20400元/吨。
  为了应对价格差距,政府加大了在国际市场的采购力度,但是仍然没有把国际市场的棉价抬上来,反而形成了巨大的库存以及国内高企的棉价,给纺织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纺纱企业,既面临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印巴纱的冲击。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1~12月我国棉纱出口额为218327万美元,同比下降3.23%;而进口额为495749万美元,同比增长45.17%。由于棉纱进口没有配额限制,不少企业干脆选择直接从印度、巴基斯坦大量进口棉纱,国内纱线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新的收储价格维持现状20400元/吨的可能性较大。”孙立武表示,90%的棉花都是由政府收储的。考虑到棉纺企业压力,新价格基本会维持原价,但是也有可能小幅上调,20800元/吨这样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不会太高。
  山东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也认为,国家连续两年收储,财政负担非常大,现在为满足企业棉花需求又在低价抛储,“高吸低抛”的运作加大了资金成本,考虑到这一点,新的收储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然而在产业链上游,棉农们却期待收储价能再往上提一些,否则更加没有植棉积极性。“按照目前的价格棉农都在转向种粮,如果收储价再降低的话,恐怕那些还在观望或犹豫的棉农会直接转向种粮。”于佃平说道。
  如何平衡棉农和纺织企业的利益?孙立武表示,国家不可能一直靠收储来维持棉价,还是要从降低棉农成本入手,比如说推行试点直接补贴棉农。因为现在棉农在这个产业链里地位比较低,我省好多产棉地受制于地理条件只能种植棉花,他们的利益政府必须予以照顾。
  对此夏志林也认为,目前我省棉花种植跟新疆地区规模化、机械化耕作、收割的模式相比存在天壤之别,产量也就是新疆的一半,加上成本高,收益自然比较差。

  纺企的出路
  纺企如何走出原料之困,是外迁东南亚,还是开发替代原料?是继续拼价格的低端竞争,还是细分市场开展差异化竞争?

  在国内外棉价倒挂背景下,位于产业链下游的纺织服装企业正上演一场场“逆袭”大戏。
  “正在缝制的这批衣服,是来自日本的一个订单,现在有订单做就不错了。”22日下午,在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缝制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衣服。公司负责出口销售的吕经理告诉记者,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现在虽然棉纱价格比前几年高峰时降了三分之一,但高企的用工成本依然在侵蚀着企业利润,而且还不能裁人。“以前劳动力是负担,现在劳动力是财富。”
  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桂兰告诉记者,国内外棉价倒挂明显,棉纱价格国外比国内每吨便宜两三千元,为降低原料成本,元首现在是从国外直接进口棉纱。
  目前,元首已经在济南市平阴县上马了一个棉纺织项目,总投资4.8亿元,占地500亩,预计今年年底就能生产,如此一来元首便可以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链条化生产,防止被动应对棉纱市场变化。
  为了规避棉价内外倒挂的影响,我省即墨、诸城等地的一些纺织企业已将厂区迁往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业内人士测算,就一件普通T恤而言,从人力成本上来说,东南亚等国平均一个工人每月工资800元左右,国内2500元左右;从原材料来说,东南亚没有棉花进口配额,一吨棉花价格比国内少了5000元—6000元,仅这两项算下来,一件T恤的成本比国内降低30%。
  “就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外迁东南亚的企业还是少数。”山东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夏志林表示,作为纺织大省,山东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有4000多家,外迁虽然看上去能降低原料成本,但纺织服装业已经过了靠拼成本竞争的时代。
  李桂兰也认为,目前越南等地区棉纱成本确实低,但产业仍比较低级,只把一些低附加值产品交给越南那边做,而真正高档的订单仍然要让中国的工厂做才能放心。“目前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很被认可的。”
  如何应对棉价倒挂的困局?夏志林建议,纺织企业还是要认清自身的优势,细分市场开展差异化竞争;同时不要过度依赖棉纺,也要注重开发混纺、化学纤维、竹纤维等多种替代原料,避免同质化拼价格的低端竞争,这样才能走出受制于原料的困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