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视抢气潮背后的民生焦虑
  • 2013年03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抢购天然气背后的真问题值得深思。一方面,轻信传闻折射出公众对于涨价的焦虑。同时,不相信官方声音说明价格调整的失范,严重透支了有关部门的公信力。有关部门除了及时回应传闻,做好政策解释,更要从民生出发切实稳定物价,纾解公众焦虑;完善听证制度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重塑公众信心。
  □叶祝颐
  
  不仅是山东,全国许多地方都因为天然气涨价传闻出现了“抢气潮”。尽管国家发改委和地方物价部门纷纷辟谣,但是不少人仍然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理继续“抢气”,令人五味杂陈。
  百姓盲目相信天然气涨价传闻,无疑是天然气抢购风潮的重要推手。相关部门及时辟谣,化解谣言负面影响,平息抢购风波,无疑很重要。但是,那么多人宁可相信涨价传闻,也要排队抢购天然气,值得思考。
  对于富人来说,天然气涨价,哪怕像传闻里所说的那样每立方米涨1块钱,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可对普通百姓来讲,柴米油盐气涨价,就是天大的事情。奢侈消费他们可以不去奢望,但是基本的衣食住行不能省略吧。他们不得不以排队抢购囤积的方式来减轻一点物价上涨的压力。而且天然气表多有容量限制,百姓即使知道了天然气涨价的确凿消息,除了望涨兴叹以外,又能囤积多少天然气用气量呢?在我看来,从抢食盐,抢墓穴,到抢日化品,抢天然气,百姓相信涨价传闻实际上是一面民生镜子,照出了民生之艰。
  有一则“退休月光族”的报道也颇能说明问题:在物价飞速上涨,工资不涨的情况下,曾经为了国家奉献出青春,坐等安享晚年的退休职工尴尬地沦为了“月光族”。没有安全感的生活让这群人想方设法再就业。在我看来,无论抢购风潮还是老人无奈再就业,实际上都反映出民众的焦虑心态。
  虽说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CPI指数有所回落,但是物价长期高位运行,不少居民收入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与物价涨幅,房价、教育、医疗收费居高不下,自来水、天然气、食用油、奶粉、日化用品涨价,居民用电阶梯式改革……涨价风潮此起彼伏,民众的消费信心不断受到打击,民众对物价越来越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刺激民众脆弱的消费神经。民众对涨价传言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焦虑心理。
  如何化解物价上涨压力,是一道值得思索的民生考题。化解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不仅需要百姓开源节流,精打细算;而且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智慧。政府要在落实市场价格监管,平抑居民消费价格、降低民众通胀预期,保证民生产品价格稳定方面下工夫。而且政府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降低公共服务收费,逐步扩大免费服务范围;完善对弱势群体救助政策,把物价上涨给民众带来的压力降到最低。
  否则,这样的涨价谣言还会漫天飞舞,百姓排队抢购的场面还会重演。只有切实解决好衣食住行医等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让普通百姓分享发展与改革的成果,避免涨价谣言刺激百姓神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