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树清:从哲学出发,与经济结缘
  • 2013年03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南开大学哲学系1977级毕业合影。第3排(右起)第12位为郭树清。 (南开大学网站资料片)
  当年的大队支书杨登扎布。 本报记者 郑雷 摄
  3月20日,红格尔苏木,不远处就是杨登扎布的家和著名的锡拉木伦庙。   本报记者 郑雷 摄
幽默一面
爱好:在家洗碗

  1985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马列系研究生毕业的郭树清,留在社科院马列所做了助理研究员,同时在职攻读法学专业博士学位。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赵人伟就是在那时认识郭树清的。郭树清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赵人伟是答辩委员会委员。
  这年的9月2日清晨6时,一声汽笛长鸣,“巴山”号游轮缓缓驶出重庆朝天门码头,朝着长江三峡的方向驶去,航程目的地是武汉。历时6天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就在船上召开,这就是后来经常被人们说到的著名的“巴山轮会议”,受邀的参会嘉宾堪称世界一流经济学家。
  时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赵人伟也在船上。赵人伟记得那时候的郭树清只是社科院的一个年轻人,在讨论到改革问题时,“他非常积极和投入,话也多了许多”。这一幕给赵人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我就觉得,他是一个坚定的改革派。”赵人伟说,“后来果然如此。”
  只是郭树清留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不爱说话,且温和、儒雅、低调。
  国务院原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处长、股民俗称“李几招”的李幛喆告诉齐鲁晚报记者,1988年,郭树清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两人的办公室挨着,那时李幛喆就觉得这个刚毕业的博士很低调,但很踏实,有时候开会,发完言就完了,从不像别人那样再聊上几句。平时也没什么爱好,都说内蒙古人能喝酒,但他记忆中很少见郭树清喝酒,郭树清也很少参加应酬,下班后或加班,或骑车回家。
  1996年时,李幛喆已开始炒股,并用炒股挣的钱买了一辆小汽车。有天下班,他开车出来,正好碰上已经是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秘书长的郭树清骑车下班,李幛喆还感慨了一会儿:“都当这么大官了,还骑自行车。”
  郭树清很低调。“我第一次见他是在一次会议上,他没有往第一排坐,而是很自然地坐在最后一排。他很安静地坐着,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位青年学者。他神色温和,完全没有某些官员与学者交往的态度。”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回忆他第一次见到郭树清的情景时说,后来直到郭树清发言,他才知道眼前这个“年轻学者”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于是,郭树清很早就得到了“学者型官员”和“书生”的雅号。
  其实,这些年,郭树清发表论文、文章300余篇,出版过《比较价格体制》、《经济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整体的渐进》、《在过剩与贫穷之间》、《直面两种失衡》、《郭树清改革论集》等多本书。有人评价,即使与一些专搞研究的教授和经济学家相比,郭树清的学术成就也毫不逊色,甚至是更加勤奋和成绩斐然。郭树清还可以用英语流利地演讲,不需要翻译。
  郭树清也有幽默的一面,“他爱开个玩笑,有时候会有点小脾气,甚至显得有点孩子气。”一位建行老员工回忆,郭树清做建行董事长时,碰到比他资历老的同事,“他会亲热地拍着肩膀喊你老徐。”
  郭树清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段子:洗碗。那是一次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对方问:您都喜欢哪些运动?打高尔夫、网球?郭树清突然冒出来一句:我在家洗碗。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大笑起来。然而郭树清很认真地说:我觉得洗碗是很好的饭后运动,还省水省电。只要我在家吃晚饭,就会去洗碗。
  在担任证监会主席后,郭树清的温和亲切之风依旧。
  几位经常能接触到郭树清的媒体人士都跟齐鲁晚报记者讲过,郭树清对待媒体记者非常温和,从不拒绝采访甚至“围堵”。在会后用餐时,记者们也从没见郭树清进过包间,都是跟大家一起吃自助餐。
  其中有个细节是,郭树清不大喝酒。他的朋友和同事很少见他喝酒,更没见他酒醉的样子,“这是一个自控力非常强的人。”
  网友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他“摔跤”的段子。2011年11月,刚刚走马上任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参加国际金融论坛2011全球年会,上台时踩空一级台阶当场摔倒。
  会后,有网友开玩笑:证监会主席摔跤,预示着股市会跌。
  但郭树清对网友的玩笑并不在意,有时他自己也会拿这事跟大伙打趣。2012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郭树清被众多记者围堵采访,结果在走下台阶时又差点摔倒。郭树清随机应变地说:“不能跌倒了,否则股市又要跌了。”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外秀内刚
六天连问同一问题

  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突然讲起了厕纸问题。“证监会大楼的厕所连厕纸都没有,提供手纸怕什么?担心被拿吗?拿了再放。”在场所有人一愣。
  郭树清接着说:“我们天天说国际化,首先证监会要国际化,厕所连手纸都没有,还谈什么国际化?”
  接着,郭树清就此引申开来,一直谈证监会如何国际化的问题,大家这才明白过来。从此,证监会厕所里再没缺过厕纸。
  “郭树清讲话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一点不含糊。他的发言稿一般都是自己写,讲起话来喜欢临场发挥,有时候别人提前写好给他,他也只是念一下题目,后面就讲自己的了。”一位多次采访郭树清的证券业媒体人士说。
  这位媒体人士讲,“厕纸问题”还属于比较柔和的“郭氏讲话”,更多时候他发言直白,毫不留情。在2011年财经论坛上,郭树清上来就批评中国证券公司,批评的发言稿至今还挂在证监会官方网站上。
  “IPO不审行不行”,“低收入人群不适宜炒股”,“内幕交易和偷白菜一样都是盗窃”,“把投资者当傻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样的“郭树清语录”,很多股民都能随口说上几句。
  “外秀内刚,温文尔雅背后有一股强悍。”这是与郭树清接触多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在做事风格上,郭树清表现出的是与他儒雅外表和气质截然不同的雷厉风行。
  “郭主席布置一个部门探讨某项改革,第二天他就把该部门负责人叫过去问进展。第三天、第四天,一直问。第五天没问,大家都松了口气,谁知道,第六天他又派人来问。”一位证监会官员对媒体记者讲。
  “这实在是一个不好糊弄的领导。”曾有人私下议论。
  在对下属一番番苦口婆心的“敲打”之后,郭树清就会迅速开启他的改革。
  他在证券市场掀起了一场监管风暴,不少积压多年的证券操纵、造假欺诈、内幕交易、“老鼠仓”等大案重案被查处。大火甚至“烧”到了郭树清的老部下,建银国际前高管张传斌被公安机关调查。郭树清“挥泪斩马谡”之举震动投行界。
  “如果世界是一个牡蛎,郭树清可能会选择用刀把它撬开。”一位老朋友曾这样形容他。
  郭树清的“强悍”,有时还会表现在对家人身上。
  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之初,就先劝在证券公司工作的亲弟弟辞职,他的家属从此无一人从事与证券有关的工作。
  郭树清的妹夫张志强如今在四子王旗一中做英语老师。1995年,张志强去日照找工作,但是妻子不能跟着去,于是张志强去北京找郭树清,想求他帮忙,把妻子一起调到日照。郭树清拒绝了,结果张志强只好放弃了已谈好的工作。
  后来,张志强的女儿到呼和浩特读书,妻子也在呼和浩特工作,从前年到去年,张志强去呼和浩特三所学校面试,都被录取了,他选了其中一所学校,但在呼和浩特教育局被卡住了,因为呼和浩特的学校不接收外地人,必须由市长签字才行。张志强一听,这次根本没再去找郭树清,自己主动放弃了。“他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家里也没人敢求他办事。”
  如今郭树清的兄弟姐妹都在内蒙古从事普通工作,没有人因为郭树清沾光。
  去年郭树清的女儿结婚,妻子王颖给亲戚们打电话,说姑娘要结婚了,亲戚们就别去北京了,去了也没有地方住。结果一些亲戚到现在连郭树清女婿的名字都不知道,也没有随礼。
直面问题
开启与中小股民
对话先河

  2012年,作为多年老同事,李幛喆给郭树清写了一封公开信。李幛喆在信中说,中国有三个职位不好干:足协主席、央视春晚总导演和证监会主席。李幛喆还借此激将郭树清:你敢不敢与中小股民直接对话?
  “我就是想激一激他,都知道中小股民怨气大且无处发泄,你郭树清敢不敢?”
  没想到,郭树清真就去了。
  2012年,郭树清先后到浙江、广东、重庆、吉林、辽宁、江苏、上海等地,与中小股民面对面对话,这也开启了证监会主席与中小股民直接对话的先河。
  事后,李幛喆评价郭树清“艺高人胆大”。而“艺高人胆大”的背后,是对真实情况的了解和洞悉。
  郭树清在证监会主席任上,频繁下去调研,别人安排好的发言经常被他打断,然后郭树清要求大家必须“说真话”。2012年3月,郭树清去深圳调研,当地一位老总说,下面有位处长想向郭树清谈谈想法,约了好几次都没见到。郭树清听后,马上调整日程安排,约见了那位处长。
  郭树清很注意听取股民以及“外人”的意见,在他上任证监会主席之初,曾有很多股民、网友甚至经济学家通过信件和网络给他提建议,他把所有建议事无巨细全看了,一些建议被他认真吸纳。郭树清很重视证监会的信访工作,他细心到要求工作人员在回复信访者的信中,必须称“您”,不能用“你”。
  有人说他身上有“理想主义者”的影子,有人说他性格比较固执,因为他在沿着自己的理想和轨迹前行时,非常坚定,不受外界影响。很多人对他在2012年11月参加财经年会时的讲话记忆犹新。
  在那次年会上,郭树清发表了长达6700字的公开演讲,只字未提与证券有关的内容,他从城乡二元结构讲到打破行政垄断,再到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他的讲话视野广阔,纵横捭阖。
  “这是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人,”会上有人如此评价,“而且是一个坚定的改革者。”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博士研究生毕业的郭树清就与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等人合作,共同完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设计》,这几位也被称为“整体改革论者”。
  曾有人统计过,郭树清做证监会主席505天,一共发布了约70部法规制度,平均每七天就会有一部新法规出台。
  即使在郭树清即将离开证监会时,在3月14、15、16日三天内,他也密集发布了七份和市场相关的文件,有人称这是郭树清的“告别礼”。
  “看郭树清在证监会的诸多改革举措,可能有的措施并未立刻显现成效,但他的意图是志在‘治市’,而非‘救市’。”在郭树清卸任证监会主席后,一位经济学家如此评价:“在任时间短,但影响深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