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度记者 寇润涛 在2012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依托县城和县域中心镇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不少专家认为,在这一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必须有产业化为支撑,然而在发展产业的时候,政府各级职能部门需要从上到下对产业项目做细致规划,避免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出现。 在永城产业聚集区发展过程中,永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崔振华深刻体会到了规划不细带来的痛苦。 “定位不准、没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是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发展的。”崔振华说,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建立伊始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永城市产业集聚区的规划面积为19平方公里,发展什么产业?入驻什么企业?落户多少项目?怎样形成产业链条,尽快凸显集群效应? 起初,永城市也考虑过直接把沿海一些以高精尖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直接嫁接过来,抄近路、走捷径,然而,永城作为一个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并不具备相应的承接转移功能,这条路行不通。 “高精尖的高科技产业难引进,难道我们还要再走一遍东部沿海城市已经走过的环境污染换经济指标的路?”姚坤鹏也感到很困惑。 按照永城的定位,在未来五年内,永城城区建成面积将达到1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目前的60万扩张至100万,几乎是现在的两倍。随着郑徐高铁开工,沱河500吨位航线连同京杭大运河,再加上目前已开通的济祁高速公路、永登高速公路等公路交通网,届时永城将成为“河南东部地区的大型城市,交通枢纽和流通中心,以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 正因如此,永城的房地产火爆一时。曾经在当地政府从事党政工作的张殿卿老人对此非常担忧。他告诉记者,房价短时间内翻番,只能导致居民在购房支出方面压力增大,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大风险。更让张殿卿忧虑的是,迅速城镇化扩张中,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失地农民政策配套不到位,社区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根据永城市规划,当地将把全市3671个自然村整合成140个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已完成70余个。 在茴村乡,新型社区化的五层楼房已经建成一批,另外一批还在建设中。村民刘鑫洋便对将来“上楼”居住持观望态度,他家一辈子靠种地为生,他说:“种地虽然挣不了几个钱,但不种地就没有饭吃,上了楼,怎么再种地?” “你看,我们路灯也没有,道路两侧建得乱七八糟。”刘鑫洋说:“现在惟一的好处就是新农合医保,看病还能少花钱。” 在2012年永城规划局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中,也提到了基层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含义认识不清,盲目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农村地区拆几处房、修几条路、建几栋楼,从旧屋搬入新房,很简单的事。基层部门片面地认为这种新型农村社区充其量也就是“新的农村”,与现有农村相比只是“新”,仍然没有摆脱狭义“农村”的范畴。中国城市研究院中小城镇发展战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熊柏隆认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进入极限,资源开始向大城市外围流动,二三线城市正在不断崛起,中国进入了第二轮城市化阶段。然而,目前法规制导偏狭乏力,缺乏宏观统领性、综效性与远瞻性的国家监管体制严规利导。因此,熊柏隆认为,政府相关部门急需进行城市系列的修法,制定“城镇发展基本法”,避免再走大城市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