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子回家途中遭遇车祸,受伤成“深度昏迷”
65岁老母亲坚守五年盼奇迹
文/片本报记者张超
  • 2013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李慧芳摸着儿子的头,陪儿子说话。
  2007年11月22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黄学强撞倒在地,肇事司机驾车逃逸。五年的时间里,65岁的李慧芳昼夜不舍,悉心照顾昏迷不醒的儿子,从来没有放弃过唤醒儿子的努力。
晚上回家途中 遭遇不测
  2007年11月22日晚8点左右,刚刚结束应酬的黄学强步行至开发区八里王村附近路段,一辆货车疾驰而来,他站在黄线等着过马路时,一辆黑色轿车突然从货车后面窜了出来,来不及躲闪,黄学强与同行的一位女同事被撞个正着,黄学强被瞬间撞出10几米,肇事车辆加速逃逸,当时正值壮年的黄学强再没有站起来……
  谈及儿子,65岁的老母亲李慧芳不停抹泪,回忆着那晚发生的事。李慧芳告诉记者,那天晚上儿子一行三人外出吃饭,出事时,其中一个人已经过了马路,说话间李慧芳数度哽咽。
  “啥法都想过了,但是没有找到司机,只能先救命。”李惠芳告诉记者,儿子出事后,全家人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肇事司机下落,找监控、贴告示,走访附近人家都毫无用处,儿子处在生死关头,只能先想尽一切办法保住他的性命。
  事故发生后,黄学强被紧急送往鲁西骨科医院,两天后转院至聊城市脑科医院,3个月的时间里,花了近20万元。手术后黄学强总算保住一条命,由于伤及脑部,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为唤醒儿子,她一直没有放弃过努力
  李慧芳的家位于北城街道办事处秦庄村,几间破旧的砖房挤在并不宽敞的小院里,堂屋内凌乱地摆放着几件早已褪色的家具,所谓家具,不过是一张吃饭的桌子和两张吱呀作响的木床,床上是昏迷不醒的儿子。
  “两个小时翻一次身,每天吃五六顿饭,鸡蛋蒸熟与米粥和起来吃。”李慧芳的女儿告诉记者,家中条件所限,为了维持哥哥的日常营养,医生嘱咐每天尽量保持9个鸡蛋,要勤翻身。为了能早日唤醒深度昏迷的哥哥,各种土法子都用上了,每天这些琐碎的工作,都落在母亲一人身上。
  黄学强昏迷后,李慧芳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喂饭、喂药、康复训练。而所谓的康复训练,就是帮儿子活动关节,每两小时一次的翻身,与儿子不停地“交流”,五年中,在李慧芳眼里,儿子病情在好转,经过不懈努力,儿子已经有了明显的条件反射,掐一下腿,喉咙里呼呼作响,面部会有明显的抽搐,这成了李慧芳唤醒儿子的原动力。“我信有一天,他一定能醒过来。”说到这,李慧芳再次落泪。

为给儿子治病 卖光牲口
  李慧芳患有糖尿病,现年70岁的老伴又有脑血栓,为了能够照顾老伴和儿子,她就把两张床架在一间屋里。为了给儿子治病,早已把家中的牲口卖光,仅靠几亩地维系全家生计。
  “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是全家的顶梁柱,还有两个闺女,但条件都不好。”据秦庄村之书黄学江透露,李慧芳的儿子出事前,曾卖过钢管,事发时在一家车床厂工作,条件还算不错。出事后,一直没有找到肇事司机,索赔无门,李慧芳只能借钱给儿子看病,命虽保住了,整个家庭被拖垮了。
  为了让丈夫活下去,黄学强妻子在外打工,孩子临近中考,是班里的尖子生。黄学强的两个妹妹都已成家,但为了哥哥,一个外出务工,一个则留在家中帮忙。
  现在黄学强每年能领取到低保等款项四五千元,但每月近3000元的花销已经远远超出支撑范围,每当儿子发出听似有意的声音时,李慧芳总会默默地转过身,偷偷落泪。在李慧芳看来,儿子终有一天会醒过来。
  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个母亲的坚持。读者朋友们,如果您愿意帮助李慧芳一家,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635-8451234,送去您的爱心和鼓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