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窝棚”里的挑山工
  • 2013年04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吃饭的时候喝口小酒,听会儿收音机,就是最大的享受。
  老吕住的棚子空间狭小,不足一人高。
  老吕在中天门货场的公共小厨房做饭。
  挑着上百斤货物上山,吃力时就得扶着石台歇歇。
  这行当费鞋,挑山工们穿的都是便宜的绿军鞋或黑布鞋。
片/本报记者 赵苏炜 文/本报记者 邵艺谋

  每天早上7点,泰山中天门挑工队的“宿舍”里,58岁的吕振刚摸索着从冰冷的床上起来,打些山泉水洗脸,继续他坚持了30多年的工作——往山顶挑东西。
  吕振刚是济南长清区张夏镇人,1982年来泰山中天门修索道时,留在山上当了挑山工。当时,在家干建筑一天最多挣一块三,而干挑山工能挣一块八。30多年来,同伴换了一茬又一茬,不知不觉间,老吕也熬成了坚持最久的人。
  3月25日上午8点50分,吕振刚挑着100多斤的担子从货场出发,走了不到两分钟山路,就开始气喘吁吁。到了盘道时,老吕额头上已冒出汗珠。他脱掉外套,只穿一件薄毛衫,在5℃的山风中,与包裹严实的游人形成鲜明对比。“走不动了,要是身体不行的话,明年就不干了。”老吕如是盘算着。
  现在的泰山挑工队队长赵平江63岁,干过一段时间的挑山工后,成了挑工队的负责人。“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人,现在就只剩下十几个人了。”赵平江说,原来的泰山上,小到方便面,大到岱顶上的建筑材料,都离不开挑山工的肩膀。但如今山上建了货运索道,“抢”了他们的生意,大多数挑山工下了山,转了行。
  42岁的王怀玉干这行已经7个年头。“从中天门到南天门,100斤的货能挣五六十块钱。”王怀玉说,虽然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元,但是山上的条件太差,很多挑山工都有颈椎病。
  在中天门货场,十几名挑山工仍住在1984年垒起来的石头棚子里。没有窗户,没有门,没有电灯,一堆被褥杂乱地堆在床板上,一走进去,黑暗和狭小空间的压抑感迎面而来。挑工们每天的生活,除了行走的山路就是这又小又黑的窝棚了,顶多再窝在床边听会儿收音机。
  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伙伴越来越少,赵平江开始谋划着怎样把挑山工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他和一些对挑山工感兴趣的人士联系,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汗如泉,劲如松,顶烈日,迎寒风,春到夏,秋到冬。青春献泰山,风光留大众,有此一精神,何事不成功。”多年前,北大学者杨辛写了一首《泰山挑夫颂》,赵平江逢人便能一字不落地背出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