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搬离朝阳街”拉开历史街区改造大幕
烟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审查,同时启动老街保护计划,更好传承烟台历史文脉
  • 2013年04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巷里骑车,感觉一定很不错。 记者 李泊静 摄
   奇山所城的街巷透着古朴的韵味。 记者 李泊静 摄
  矗立在朝阳街两边的都是洋建筑。 记者 李泊静 摄
保存古城区,留住烟台根 对奇山所城的保护二十年前就开始了,文化工作者年年挨家挨户转
  □本报记者 刘清源 见习记者 张萧云
qlwblqy@vip.163.com

  相比烟台其他文物保护单位,奇山所城的保护困难更大。这片在市中心留下来的古城区,赖于历代文化工作者的多年努力才得以保存下来。他们深知文化的延续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
  “奇山所城的保护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原住民越来越少,在此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乱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日前,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闫勇说,因为居住人口密度过大而且比较混乱,奇山所城的改造与保护是烟台市文物保护工作中难度较大的部分。
  “审批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来考察的时候,惊异于烟台能在市中心这么完整地保存下一座古城区,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闫勇介绍,从明朝至今,奇山所城是历史的延续,没有奇山所城的军事设施就谈不上烟台的起源。从地理上来说,奇山所城与朝阳街、烟台山也是延续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与文物的保护本身就是矛盾的,这些年来,在历代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奇山所城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闫勇已经记不清这些年去奇山所城跑了多少次,挨家挨户转了多少圈。在这片不大的区域里共有243处文物,其中35处优秀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2013年的又一次调查中,考古部4名工作人员分成两组同时挨家探访,每组人员要详细记录探访房屋的历史价值及现状,这样的调查要持续整整一星期。
  市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人员杨帆认为,不管奇山所城以何种方式改造,改造后的奇山所城都应该保存原有的人文风貌,它体现的历史传承性才是最重要的。
“望更多社会力量融入名城保护” 文物专家李文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块牌子,后期维护更重要
  □本报记者 刘清源

  “文物就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魂。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一块牌子,后期的保护发展更为重要,而文物保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李文强认为,名城的维护是要世代传承的长期工程。
  “烟台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有诸多困难。”李文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从根本上来说,城市的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是一对必然的矛盾。其次,烟台地区共有496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369处。如此多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权和管理使用权分属于不同的国有单位、文化系统、企业、部队、个人,统一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再者,文物保护不是一句空口号,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去年烟台投入了1200多万元的专项基金,但对于4962处保护单位来说,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不过,对于这些困难,李文强也有自己的想法。
  “根本矛盾方面,从市委市政府申办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进程来看,政府是侧重于文物保护的。作为职能部门,我们也会继续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另外两方面,根据《文物保护法》,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如今在一些南方城市,一些社会力量也参与到文物保护行列中,这都是一些积极的探索,“希望大企业、社会组织也能融入烟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行列中。”
护好老建筑 保住烟台魂
  □冯荣达

  烟台的一只脚已经跨进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队”,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将这张城市名片揽入怀中。届时,全国文明城市、最佳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烟台,将再上新台阶,城市竞争力将更上层楼。
  有人说得好,如果没有历史文化,城市就没有了灵魂。而历史文化的变迁、城市发展的脉络,又都凝固在一座座老建筑、一处处文物上,所以,可以说,保护老建筑和文物,就是保护城市的灵魂。
  在这方面,烟台做得非常出色: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正是带着这样充实的灵魂,烟台走上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
  更可贵的是,烟台申报名城不是为了争名,而是为了城市的持续发展,为了历史文脉的传承,为了文化的源远流长。
  烟台将来进“国家队”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实至名归。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经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唯一一张国字号名片,能充分体现城市的整体竞争水平。两年前,蓬莱已经迈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行列,未来烟台再加入,文明烟台、魅力烟台、美丽烟台将再次升级。
  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那些老建筑 承载着烟台记忆 奇山所城、朝阳街正默默等待“蝶变”
  □本报记者 李园园

奇山所城篇>>
出生在所城
坚守在所城

  因为生活条件差,原先生活在这里的奇山所城人几乎都搬走了。但还有这么一户人家,一直不舍得搬走。
  今年60岁的张善夫老先生,从1954年出生至今一直居住在所城北门里34号一个独门独院里。据张老讲,他是所城张家第18代嫡传后人,1911年他的祖父带着家眷从所城别的院子搬到现在居住的院落。
  在他记忆里,这个院子和胶东民房相差无几。但比外面的民房,显得更古朴。院子只有三间北屋,没有厢房。一进门就是正屋,正屋两侧各有一个门,分别连通着东屋和西屋。一进正屋,门口盘着两个大锅灶台,灶台前面的墙皮上面糊着纸,每年过年前都会在旧墙纸上糊上一层新墙纸。“小时候兄弟姊妹七个都住在这里。”弟兄几个和父亲住在西屋,母亲和姐姐们住在东屋。
  后来,姐姐们出嫁、哥哥们结婚,都离开了所城。作为最小的儿子,他一直留在父母身边,守着这个“老宅子”。再后来,因为这里没有暖气、厕所是旱厕……生活条件差,很多老所城人都搬走了。“我们一直舍不得搬。”张老说,这么多年和这个老宅子有了感情。
  张老家的院子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屋顶上的瓦片蒙着一层岁月雕刻的痕迹。“不舍得修缮房子,不是怕花钱,就想保持原来的模样。”张老说。
  如今女儿出嫁,只剩下老两口了。“年纪大了,就是担心冬天晚上上厕所,要从被窝里钻出来跑到院子里去。”张老说,听说这里要改造了,也不知道将来还能不能让在这继续住着。他还是希望,继续留在这里住着,房子能修缮的尽量修缮,能保留的尽量保留。
朝阳街篇>>
那些洋建筑
在海边守候

  1861年烟台开埠,拉开了烟台近代城市发展序幕,大量中外人口向烟台流动并在此聚居,朝阳街一带不仅成了烟台最繁荣的商业区,也成了聚居区。光阴荏苒,随着历史变迁,如今这里变得异常安静。
  在朝阳街历史街区改造指挥部墙上,记者看到一幅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朝阳街老张片。黑白色的照片上,可以看清楚两个人,一个是拉黄包车、戴着草帽的车夫,一个是穿着高跟鞋、长裙、烫着卷发行走在街上的少妇。另外一些模糊影像,则可以看出这个街道车水马龙的喧闹。
  “烟台还有这么一个好地方,太美了!”初到朝阳街的年轻人被深深吸引。这是一条长约400米、宽约10米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建筑虽然有些古朴,但洋味十足。在朝阳街北头,当初的克利顿大酒店还在,是俄国人建造的,因孙中山下榻而出名。
  如今,朝阳街虽然还是个商业街区,但除了晚上的几个酒吧、迪厅,夏日的贝壳工艺店还热闹外,其他时候显得特别静谧,似乎在等待一种归宿。
  “以前这里可是像王府井、南京路一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一位如今还居住在朝阳街的80多岁老奶奶说,当初他们都称朝阳街为“十里洋场”,有商铺、洋行,晚上也是灯火辉煌。以前烟台的夜市就在这里,搬走后这里一下子安静了。
  “听说要改造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她的美貌。”老奶奶望了望对面说,我就住在那,一辈子了。
  朝阳街周边坐落着一些平房,住在这里的侯先生说,小时候朝阳街特别热闹,住在这一带是很自豪的事。“不过,住平房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烟台申报历史 文化名城时间表
  2012年5月14日,烟台正式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烟台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按照《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材料要求》,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准备申报材料,高质高效地进行申报工作,完成了40多万字的申报文本和申报资料汇编。
  2012年8月18日,烟台市“申名”工作通过了省住建厅会同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审查。
  2012年10月26日,《烟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2013年1月15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山东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烟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年)》评审会,评审通过了名城保护规划;与此同时,烟台朝阳街、奇山所城两个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经第三十一次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市政府公布了27处市级历史建筑,并建立档案,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2013年1月下旬,烟台通过了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估组的评估审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