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H7N9,我们为何不再恐慌
专家:政府按既定程序应对,忙而不乱
  • 2013年04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北京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演练。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高扩 李钢 马云云 实习生 谢士钧

  H7N9,于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随着疫情蔓延,加之对H7N9这个新型禽流感病毒的认识局限,公众的心理防线和政府的应变能力再次被挑战。
  病毒对人类生命的侵袭,自古以来没有停止,尤其是来源不明的病毒更是不断挑战着人类科研的能力,但同时也给了人们一个思考的机会。关于人与动物、人与病毒、人与疫情,在不断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各自呈现着怎样的关系?公众的承受能力有何变化?
从动物到人类,病毒不断跨种属突破
  “病毒的跨种属突破是造成新发传染病的重要原因,比如禽流感就属于禽鸟身上的病毒传染给了人,狂犬病是狗身上的病毒传染给人,布鲁氏菌病是羊的疾病传染给人。”11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传染病防治所所长王显军接受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称。
  王显军称,相比于2003年的非典,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应对完全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忙而不乱,所以对禽流感的应对明显从容。
  “一是建立了贯通全国,覆盖中央、省、市、县、乡的五级信息直报系统,一有疫情,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直报中央。二是,硬件设施和人才储备今非昔比。各级行政机构都有专门从事疾控的研究和防控人员,各级疾控中心都具备较强的监测能力。”
  王显军说,2009年济南出现1例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后,山东省随后启动了人禽流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应急响应。省、市、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对从事禽类养殖、屠宰、销售等接触禽类的职业人群主动监测,同时到社区家庭入户调查监测。

对病毒仍存重大疑问待解
  2009年1月17日18时40分,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报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死亡病例。这是山东省迄今为止,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王显军说,死亡病例发生后,疾控部门迅速启动工作程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监控接触者,但最终并未找到病毒感染的来源,就像“单蹦”出来的。
  “这次的H7N9禽流感也有这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单蹦”,病例呈散发状态。”王显军说,H7N9病毒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感染人情况,没有证据表明可以人传人。
  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近日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发现,该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王显军说,这意味着我们对该病毒的认识更进一步,但仍有诸多重大疑问待解。
  首先,病毒的产生过程和传播途径仍然不清楚。王显军说,病毒基因的来源清楚了,但这种重配如何发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的病例呈散发状态,传播渠道和感染途径也没有完全清楚。
  其次,高危人群也不好确定。现在浙江、江苏等地活禽市场的鸡鸭样本中已经检出H7N9病毒,感染病例中有不少也曾有与禽类接触的现象,但并没有普遍意义。
  “H7N9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围绕这个病毒还存在不少疑问。”王显军说,“未知产生恐惧,在诸多疑问下,发现感染病例的省份,只能选择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不再恐慌, 不再抢药
  4月8日上午,家住上海市闵行区景谷路附近的冯老先生仍按照自己的习惯,沿着景谷路散步锻炼身体。他没有刻意避开这条路边的景川菜市场,不久前,在该市场卖肉的吴某因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而不幸离世。
  “我早就知道这个事了,没什么可怕的。”今年67岁的冯先生说,“人不传染人,所以没非典那么可怕。”
  2003年,非典来袭,冯先生对当时全国各地抢购板蓝根、醋的情况仍记忆犹新。
  而对这次H7N9禽流感的冲击,冯先生并没感到害怕,除了饮食中少了常吃的白斩鸡等,生活没有受到其他影响。“而且现在发布信息及时,猜疑少了,恐慌也就少了,疫情没有造成抢药风潮。”
  8日上午,上海市闵行区景川菜市场里,一位新摊主正在装修自己的摊位,这个摊位正是因感染H7N9禽流感而不幸去世的吴某一家的摊位。出事以后,吴某一家好不容易将原来卖肉的摊位转出,回到了江苏盐城阜宁老家。
  “疫情爆出来后,上边来人把这里卖鸡的摊位关了,把鸡也全杀了。”宋姓摊主说,“那小伙出事那么长时间了,我们都没事,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因为生意不好,许多摊主凑到一起发着牢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