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牡丹产业化变革中“绽放”
牡丹花带动的一条产业链居全国之最
  • 2013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牡丹籽油的发现者赵孝庆向人们介绍牡丹籽油的优点。 本报记者 姚楠 摄
本报记者 李贺 通讯员 郜玉华

  菏泽牡丹种植面积2012年新增15万亩,达到25万亩,今年还将新增20万亩,2015年预计达到100万亩。牡丹种植面积几何速度增长的背后,是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等牡丹深加工产品的不断发展,牡丹产业正在成为拉动全市经济高效跨越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不久的将来牡丹产业有望打造成新的千亿元产业。

  牡丹籽油堪比
“黄金油”

  牡丹尚未栽植,牡丹籽已被订购一空,这一现象在山东省菏泽市普遍存在。以往只用来培育种苗的牡丹籽,如今为何成了“香饽饽”?牡丹区黄堽镇宋楼村花农宋建波说:“去年一斤牡丹籽卖到15块钱左右,栽上一亩牡丹,光籽就可卖到6000多元。如果再加上卖牡丹花、花蕊等,那收入就更可观了。”
  牡丹籽卖出了高价钱,得益于菏泽牡丹产业化的快速发展。2010年,牡丹区农民赵孝庆等人经过8年攻关,发现凤丹和紫斑牡丹籽所榨的油金黄透亮,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油严重缺乏的国家,年均缺口在60%以上。据中国林科院的分析结果显示,牡丹籽富含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成分,极具开发价值。更重要的是α-亚麻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可或缺而自身不能合成又不能替代。
  2011年3月,牡丹籽油被列入山东省油料产业振兴规划,菏泽被列为全省三大新开发油料基地之一。国家林业局将菏泽市列为全国油用牡丹生产基地试点区。
  近年来,菏泽已完成牡丹芍药鲜切花、牡丹不凋花、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化妆品等70多项技术研究和牡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对牡丹实用价值的研发已辐射到日用化工、食品保健、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有望打造成新的千亿元产业。
不少企业嗅到
“牡丹芬芳”

  正在牡丹区建设的尧舜牡丹产业园,建有牡丹籽油、牡丹茶饮、牡丹胶囊等多条生产线,其产品涉及日用化工、营养保健、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这是牡丹区牡丹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不少企业看好了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广阔前景,纷纷斥巨资进军“牡丹领域”,尧舜、盛华等一批牡丹深加工企业纷至沓来。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达产后,将形成年产牡丹籽油2000多吨、牡丹胶囊2.4亿粒、牡丹茶50余吨的能力,年产值500亿元,利税180亿元,成为牡丹产业化发展的领军企业。
  2012年12月22日,全国首家牡丹应用研究所——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在菏泽成立,该研究所是北京工商大学、牡丹区人民政府和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将致力于牡丹的产业化应用研究,标志着牡丹应用从此有了专业的技术研究机构。
  目前,尧舜牡丹产业园的首条年产一万吨牡丹籽油生产线已投入运营,牡丹花蕊茶已进入试产阶段,牡丹油软胶囊生产线正在安装,牡丹日用化工产区在紧张建设。盛华牡丹产业园1500平米的牡丹温室大棚、1100平米的恒温冷库、2000平米的牡丹花茶加工车间已建成使用。
牡丹产业将成
特色支柱

  据了解,仅投资20亿元的尧舜生物龙头企业一期工程,牡丹籽油生产能力就有上万吨,全市一年产牡丹籽不够企业开机生产几天的。所以2012年牡丹籽价格飙升,各个牡丹深加工企业开始抢收牡丹籽。
  为了缓解牡丹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菏泽市大力推广牡丹种植。其中,牡丹区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加快推进了牡丹种植基地建设步伐。对新增成方连片5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农户,每亩给予200元补贴。
  与此同时,牡丹企业与农民签订种植收购合同,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我们现在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确定了牡丹最低保护收购价格。”盛华公司董事长谭宝剑拿着一份收购合同对记者说。
  协议上约定:公司提供牡丹苗和牡丹籽及所需农资,并对农民的牡丹花瓣、种子、牡丹根制定了保护价格。“这样做一方面为了满足企业牡丹深加工所需资源,另一方面消除了农民对于牡丹销售的担心,达到双赢。”谭宝剑说。
  位于牡丹区黄堽镇的山东盛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占地500亩,其中有种植模式示范区、有观赏区、牡丹加工转化区和200多亩种苗基地。谭宝剑告诉记者:“公司又与基地相邻农民的500亩地达成流转意向,向牡丹精深加工延伸。”
  “为了解决种植油用牡丹见效周期长的担忧,我们发现牡丹可以套种中药茶、花卉、农作物等,每年也能有两三千元的不等的收入。”菏泽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学湘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现了油田牡丹种植的效益。
  据了解,目前菏泽市牡丹栽培面积达25万亩,全国90%的牡丹新品种、85%的牡丹出口都由此提供。其中仅去年就增加15万亩,今年还将新增20万亩。
  按照规划,2015年菏泽市牡丹栽培面积将达100万亩。面积扩大的同时,菏泽牡丹产业也实现了从过去单一的苗木、观赏、药用逐渐走向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开发的综合利用之路,牡丹产业将成为拉动全市经济高效跨越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
背景链接◥◥◥
菏泽全力推进 牡丹产业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