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讯特刊一小时抢空
想了解灾区救援最新进展,请继续关注本报官网官微
  • 2013年04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推出的《雅安72小时·灾区电讯》特刊封面。
  ◤23日下午,在济南泉城广场,两位市民正在翻看本报推出的特刊。   本报记者 邱志强 摄
  本报济南4月23日讯(记者 修从涛 董鹏飞) 20日20时02分,芦山地震发生整整12小时,在此节点,本报以每两小时一期的频率,推出《雅安72小时·灾区电讯》“特别时报”。为了更快地向读者播报灾区情况,从第24期开始,又改为每小时一期,总共连续推出了39期。22日下午,本报将全部39期做成特刊上街头免费发放,短短1个小时,数千份特刊被“抢读”一空。
  23日下午,本报记者和齐鲁志愿者一起将数千份特刊带上街头,到泉城广场和车站等人群密集处,向读者免费发放。“我一看到这个照片就很受触动,这场地震给灾区造成的破坏太大了,我一直关注着雅安。这个特刊不光给大家带来灾区的资讯,更体现出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在泉城广场的特刊发放处,七旬高龄的刘大爷看到特刊后连连称赞。
  在济南长途汽车站,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们也放慢脚步,从志愿者手中争抢特刊,一期期翻阅,关注雅安的最新动态。
  短短1个小时,本报印制的数千份《雅安72小时·灾区电讯》特刊就被“抢读”一空。在网上,本报推出的《雅安72小时·灾区电讯》也广受好评,其中第13期《有了粮,心不慌》刚发布不久就被浏览近9万次,评论及转发共2000多次。网友“都市报版面观察”评论说,“时报”的定义是相对日报、周报来讲以小时为单位出版的报纸,齐鲁晚报的这个《雅安72小时·灾区电讯》或许是当前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时报”。
  芦山地震发生后,本报以报纸为核心,利用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等平台,推出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报道模式。本报先后分四批共派出11名记者前往灾区采访,其中包括一个全媒体报道团队:一名全媒体记者、一名摄像和一名主持人,将拍摄的视频及时编辑传送上网。
  此外,本报还推出了手机3G版专题报道。读者只需要用手机浏览器输入网址:3g.qlwb.com.cn,即可观看本报发回的独家实时报道。该专题包括“最新报道”、“灾区电讯”、“现场直击”和“一线视频”四个主要栏目,既有文字和图片,还有来自前线记者的一手视频,更直观地看到灾区实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