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跳水节目娱乐“致”死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荧屏综艺
  • 2013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婕
  释小龙随行人员在《中国星跳跃》训练现场溺亡的消息传出后,各方哗然。这一事故令人遗憾的同时,似乎也为一直反对跳水节目的观众提供了有力论据,一时间,类似“早就知道跳水会跳出人命来”“节目还是停播吧”的呼声四起。加之近日江苏卫视的另一档跳水节目即将复播,引发了人们对跳水以及综艺节目的新的反思。
  高敏呼吁
“勿妖魔化跳水”

  《中国星跳跃》节目事故发生后,跳水被很多观众贴上了“危险”的标签。4月24日下午,世界跳水冠军,同时也是另一档跳水节目《星跳水立方》教练的高敏发表长微博,呼吁网友“勿妖魔化跳水”。
  高敏在微博中表示:“运动中的损伤是在所难免的,篮、足球的运动伤害几率都比跳水要高,我们还是要大力推广这些群众运动,科学地从事运动绝对是利大于弊。在跳水训练和比赛中,身体被水拍红、淤青,耳朵里面进水,和踢球时擦伤、扭伤一样都是很正常的。”她强调,在专业化管理的前提下,跳水是不会产生任何生命危险的,“在十米台完成简单动作的,目前来说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例伤亡事故。一味妖魔化跳水这项运动,让人们对跳水产生了恐惧心理。”
  黄健翔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评论道:“任何体育运动都要参与者付出辛苦、时间乃至伤痛。只要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坚持就一定身心获益!那些指责有体育元素的真人秀是秀苦卖丑的朋友,是否您的孩子在体育课上磕碰一下您就要冲到学校打老师?是否您参与的运动一点儿也不能疼不能累?您是否也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差而担忧过?”
保证安全
节目才会精彩

  记者联系到浙江卫视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正在与死者家属协商善后事宜,相关情况节目组近日将作出公开说明,暂不接受采访。其实出事前,参赛明星的人身安全就是一大焦点问题,对此《中国星跳跃》和《星跳水立方》节目组都曾做出详细的说明,医疗队、救援队、急救车及保安齐上阵,体检、保险也早早完成,似乎已是安全无虞。韩庚入水后晕厥立刻有专业人员上前救助,说明在录制现场安全保障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中国星跳跃》溺水事故的发生,暴露出了极大的安保漏洞。按照节目组的说法,当时没有工作人员注意到溺水者,这一纰漏引发了强烈的声讨:非训练人员怎能靠近泳池?难道没有专职人员对训练场馆进行监督和管理?
  除了制作方在安全上过于大意,一些明星逞强蛮干,也让人捏一把汗。近来明星由于参加综艺节目受伤的新闻屡见不鲜,张柏芝跳舞受伤暂时退出《舞出我人生》,阿Sa也因跳水引发腰伤。一些伤情较重的明星仍以慈善、挑战等名义坚持着,但这无法让人痛快地为他们叫好。《中国星跳跃》劝阻了走上十米台的牛群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当观众的担忧大于期待时,节目并不多精彩。
国外节目
本土落地不简单

  跳水节目作为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竞技运动,比起唱歌来,距离观众的生活实在太远,也对参加节目的明星和节目组、电视台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星跳水立方》宣传总监刘宇哲告诉记者,制作节目不仅需要专业场馆、专业教练、医护人员,甚至在机位调度上也是头一次面对32台摄像机,这对没有从事过体育赛事转播的制作方来说有很大的难度。
  面对占领各大卫视的国外引进节目,讨论的主题从声讨原创节目的贫乏,转到这样的疑惑:为何买了版权却做不好节目?很多大热的国际节目在国内遇冷甚至遭到质疑,正是由于我们虽然模仿了形式,却没有掌握专业性这个精髓。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内制作团队来说,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磨合。
  对习惯看歌舞升平、皆大欢喜节目,少有机会进行水上运动的国内观众而言,当跳水这项陌生的运动猛然被拉近和放大,看着明星扭曲的表情和各处淤青,人们感到惊恐和不安。因为出了人命,“推广跳水”却造成了观众“闻水色变”。这样的观众基础,注定让跳水节目面临艰难处境。观众对跳水节目的质疑,说明它在中国“水土不服”,这不禁让人想问:难道只有歌舞、答题、相亲这几种“安全”的节目形态能在国内的荧屏上生存?究竟是国外节目不够本土化,还是观众收视习惯不够国际化?这是竞争激烈的国内电视台引进国外节目落地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