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会给老外当打工仔,就像没根的大树
  • 2013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当时的光伏产业热是靠出口带动起来的,原料和市场都掌握在老外手里,国内企业充其量只是担当了光伏组件生产加工的角色,不少连安装都依赖国外技术力量,虽然出口贸易额很大,但像没根的大树。一旦国外市场政策有变,国际需求急转直下,就会被拦腰截断,连重生的机会都没有!”
         ——刘建力(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营销总监)
  力诺为什么会从众多行业大佬中杀出?
  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总经理周广彦认为,力诺六年磨一剑,历练出的“力诺模式”之优势在于,力诺光伏板块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即电池生产、组件拼装、终端应用,因而企业内部自控能力比较强,相对于上游受市场冲击较小。
  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明眼人看来,是力诺光伏对整个行业的前瞻能力让其躲过光伏行业现在的“寒冬期”。
  2007年正是光伏产业的黄金期,靠着欧洲各国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和国内大干快上政策的热火猛攻,尚德、赛维、英利、天合等国内光伏翘楚均在这个时期涌现,我国光伏产业整体规模也在短期内跃居全球首位。
  但是,最早进入太阳能领域的力诺却在光伏产业国际化喧嚣中选择了淡定。
  当时力诺的决策者认为,国内市场必然是将来行业发展的重点和根基,实际光电应用技术才是承载产品销售的出路。正是在那时,力诺光伏成立了独立的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前身,主打国内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2010年后,欧洲各国陆续削减补贴,加上欧美“双反”,国际需求急转直下。
  不过,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营销总监刘建力也坦言:“这都是我们事后才想明白的。那时我们也不理解公司高层为什么坚持做国内市场。要知道光靠做出口挣钱很容易,而国内还不知道光伏发电是什么玩意。”
  力诺光伏总经理李秉霖认为,这与企业对光伏产业的理解与掌控有关。他说,“(企业的)高管大都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这种国际化的管理团队有更宽的视野,对产业有更深的解读,在发展中并没有刻意将规模放在首位。在研发领域突出转换率与新品研发等核心技术,在生产环节突出成本控制和质量优先,在销售环节突出终端需求与国内市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