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著名学者钱文忠做客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名家讲坛
发展文化,目的和手段不能混
本报记者汪泷通讯员刘长春张伟光
  • 2013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著名学者钱文忠在做讲座。记者 张晓科 摄
  25日,著名学者钱文忠做客汶上县太子灵踪文化节名家讲坛,带来了题为《中都之魂:汶上的传统文化资源》的讲座。钱文忠不仅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传统历史文化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汶上县未来的文化旅游给予展望与建议。钱文忠认为,发展历史文化,目的和手段不能混,经济只是手段,历史文化本身才是目的。
谈此行>> 怀感恩之心来到山东
  因为钱文忠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是山东临清人,所以讲座一开始,钱文忠先表达了自己对山东的感情,“我与山东还是很有渊源的,因为我师从季先生,所以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来到山东这片土地。” 
  时间紧张,钱文忠到达汶上的时候已经是24日晚上。到了25日早上才有机会围着太子灵踪塔走一圈。“我感到很惊讶,对于一座宋代的佛塔,按照一般政府的开发方式,估计要把它圈起来,完全封闭起来。然而太子灵踪塔却没有,来这里烧香拜佛、祈祷的善男信女、游客,都可以靠近塔身,这一点恐怕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罕见的。”
  虽然是第一次来汶上,但钱文忠却对这里很是了解。对于精通中国历史的他而言,在中国历史文化当中,汶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民国年间汶上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并且在山东有‘一滕二曹三汶上’的说法。” 
  佛牙舍利的发掘、孔子曾任中都宰、南旺大运河枢纽,在钱文忠看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都有明文记载,且来历明确,“这些都是没有争议的主流文化,它与那些以传说为噱头的历史文化所不同。”

谈汶上>> 让儒家和佛教文化相得益彰
  从1994年佛牙舍利在太子灵踪塔下被发掘出来,距今已经过去19个年头。汶上县围绕着佛家文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宝相寺景区的建设。钱文忠认为这实属难得,“汶上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可以说是处在齐鲁大地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地带。” 
  然而随着宝相寺景区的不断建设,在汶上,佛教文化似乎已经开始呈现出盖过孔子任中都宰时所遗留下的文化历史。因此对于已经举办了10届的太子灵踪文化节而言,钱文忠建议可以适时的举办一些孔子任中都宰的纪念活动。“这样可以使儒家文化与佛家文化相得益彰,让游客有更多的机会亲眼看见、参与到当中来。”钱文忠称,应该围绕着孔子渐渐地推进古中都的建设。 
  “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书院,让汶上民众、游客,可以在这些书院当中亲耳聆听孔子的教诲,或者是历史遗留下的解说和记载。”钱文忠认为这可以让游客在汶上驻足两三天,更加有意义。 
  汶上南旺分水龙王庙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枢纽,也蕴含了汶上地区非常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然而在钱文忠看来,直到今天都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便是梁山水浒文化,其实也都或多或少的浮现在了运河两岸。”钱文忠甚至提到他的老师季羡林酷爱养猫,其中著名的纯种波斯猫也生产于汶上至临清一线的运河地带,而非传统意识中的伊朗。 
  对此钱文忠也特意查阅了汶上县志,发现一直到清朝末年,南旺运河枢纽周边仍然有大量的运河文化建筑,存在着大量的运河文化积聚。

谈发展>> 经济是手段,文化本身是目的
  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高速发展经济,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建设和传承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经济在任何层面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而历史文化才是目的所在。”在钱文忠看来,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提到意识层面。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瓶颈,“目的与手段我们明显搞混了,所以现在调查的时候,人民的幸福感并不高。”钱文忠表示,幸福感如何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文化、文明,以及传统延续的支撑上。 
  长期以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了国内不少地区主打的方式。钱文忠说,这种模式存在巨大的缺陷,将他所说的手段和目的完全混乱不明朗。“然而宝相寺外观的庄严,景区内的有条不紊,都说明了汶上从一开始,旅游路线就走的十分正确,十分灵活。”钱文忠称,能做到这样,非常的难得。这也说明,汶上的文化产业,真正是以弘扬文化为目标的。 
  综合汶上地区所汇集的儒家、佛家、运河文化,钱文忠建议汶上可以将本土巨大的经济发展,与儒家、佛家、运河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相互推进,从而做到经济为手段,文化发展为目的的合二为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