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66年小莲村竹编非遗艺术中的绝活
文/本报记者张永斌通讯员夏勇林丽片/本报记者刘涛
  • 2013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日照街道小莲村的蟠龙墓道碑,立于清朝乾隆年间。
  小莲村的牟敦和是竹编传统技艺的第十代传承人。
  本报“寻找老手艺”栏目4月3日B10版刊发了《细密竹篾 编织希望》一文,向读者介绍了东港区日照街道小莲村老牟的竹编老手艺。报道刊发后,不少市民拨打本报电话,想了解这门老手艺背后的历史。
  记者连日来通过到东港区文体新局和日照街道小莲村采访,深入了解到,这门老手艺不仅已被列入日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有着266年的历史。
渊源 知县回家探亲 结缘竹编技艺
  4月18日,记者来到东港区日照路街道小莲村,在村前广场的东南侧,一尊蟠龙墓道碑高高地矗立着,并被护栏围起来加以保护。碑文记载,此碑立于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
  陪同采访的小莲村分管领导牟晋强介绍说:小莲村牟氏十世祖牟朝宜,殿试得中壬戌科三甲进士,成为清乾隆七年殿试的293名进士之一。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外做知县已经5年的牟朝宜,时任江南砀山县知县,首次回家探亲。
  牟朝宜看见自家兄弟家人和村里的东邻右舍在农闲时蹲墙根,受穷挨饿无所事事很是着急。当他串门时看见村里水竹资源丰富,特别兴奋,当即让其同父异母的三弟牟朝岱去江南民间学习竹编手工技艺。
  牟朝岱心灵手巧人又勤奋善于吃苦,不到一年便将竹编手艺带回村里,并在全村传承竹编技艺。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小莲村的竹编手工工艺品达到了鼎盛时期。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及大连等东北地区。

辉煌 竹编造就“万元户” 逐渐没落濒临失传
  《日照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上记载,清朝时期到解放前期,竹编手工艺品帮助小莲村一代代人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受穷挨饿的生活局面,从而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小莲村竹编手工技艺得到充分发展,村里成立了竹编组,组织竹编专业人员去南方学习。技艺成熟后,还派专业人员去大连、烟台、蓬莱、青岛等地传授技术。
  竹编产品主要有竹提篮、竹毛笼、竹提盒、竹筐、竹筛子、竹笸箩、托篓、大笸箩、竹灯笼、大竹筐等10多个品种。很多竹编器具源源不断地流入全国各地,所到之处均可见到。
  “大包干”后,全村有200多户搞竹编加工,户年收入高达3万多元,率先成为“万元户”。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尤其现代塑料制品以成本低、花样繁,越来越多的竹编制品被塑料制品替代。原来的竹编暖壶等物品,已难觅踪影。
  竹编手工业面临空前生存压力,从业者被迫大量转行,村里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从事着这门手艺,竹编手艺濒临失传。
  小莲村村前郁郁葱葱生长了200多年的数百亩竹林,也在竹编行业的危机中,几乎全部被砍伐掉。
  “日照很多地方的淡竹竹林,都是从小莲村‘分’出去的。”牟晋强说。
  而如今,这片郁郁葱葱生长了数百年的竹林,只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和惋惜之中。
  村里的竹编户使用的竹子原料,多只能从涛雒等地购进。

价值 反映日照传统农耕 具有本地文化特色
  4月18日,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记者在日照市东港区文体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再次走进见到了小莲村竹编传统技艺的第十代传承人牟敦和家中。老人边麻利的破着竹篾,边介绍说:竹编工艺使用的竹材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制作出精细的竹丝。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要求厚薄均匀,粗细一致。竹编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他说。 
  据日照市东港区文体新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领导介绍:小莲村竹编传统工艺,历史悠久,产品品种丰富。竹编传统工艺,不仅反映了日照的传统农耕文化状态,具有本地文化特色。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港区从清朝以后的生产和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尤其随着人们返璞归真,对塑料等生活用品的潜在危害日益认识,使用纯天然的竹制品作为人们的家庭生活日用品,再次成为时尚。为小莲村竹编传统技艺的发扬光大,带来了希望。
  2013年1月30日,日照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2项。在民间手工技艺类别,小莲村竹编传统技艺名列其中。
  这个有着266年的小莲村竹编传统技艺,乘着入选非遗名录的东风,有望焕发“第二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