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旬老人六十年的新闻路
社区老干部刘昌仁,将新闻写作做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 2013年04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刘昌仁在撰写稿件。(田和街道办提供)
  首次见到刘昌仁老人时,他手持摄像机正混在一群青年记者中进行新闻拍摄,分外显眼。刘老193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威海高区田和街道办事处老干部支部宣传委员。早在1953年冬季的一天,刘昌仁当上了一名宣传员,从那时起,他便发誓:“要当一辈子宣传员,为人民当一辈子服务员!”半个多世纪了,刘昌仁同志从来没有食言过。
  □本报实习记者 王天宇
□通  讯  员 曲 涛 于晓玲
◆60年前误打误撞做上通讯员
  刘昌仁老人很早就开始做宣传工作,算起来,已经有60年了。从黑白胶卷相机,到彩色胶卷相机,从数码相机到现在的摄像机,设备在不断的更新,老人也在不断的学习,用先进的技术记录新闻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人民。
  1954年秋的一天,文登召开了首届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文登大众报》要发展一批通讯员,当时的刘昌仁误把通讯员理解为是送信送报的差事,就主动报了名。不久后,报社给寄来了通讯员证和报道提示,当时社会上的冷讽热嘲一齐向他袭来,很多人背后都议论说:“谁不知道刘昌仁上学时每次考试榜上总是最后一名,大老粗还想干秀才活。”
  周围的议论反而激发了刘昌仁的斗志,越说不行就偏要干个样来。此后,每天晚上回家后,他就在小油灯下不停地写,第二天再寄给报社。一开始,寄出的稿件都被退了回来,可这种状态,终于在30多篇稿子全被“枪毙”后得到了改变,在报社编辑记者的指导下,一篇关于“里口乡青年打井突击队打出一口岩石井”的报道,终于被《文登大众报》采用。这次的成功给了刘昌仁很大的信心,后来不管走到哪里,总是习惯把听到的、见到的奇闻乐事都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上,利用工作之余和晚上写稿子,这个习惯,他一直持续到今天。
◆换岗20多次丰富了人生阅历
  “自1953年以来,我担任里口乡总支书、高级农业社长、管理区主任、公社农中校长、文工团长、村党支部书记、兽医站长、电影院经理、拖拉机站书记、战山河副总指挥、公社多办主任、宣传科长等职位,岗位变动过近20次。”说到自己的工作经历,刘昌仁面露喜色,并坦言,丰富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无论工作、职务再怎么变动,刘昌仁始终如一地坚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他曾经从高级社长到生产小队长;从党总支书记到党小组长;从多办主任到普通报道员……转换岗位之间的落差,当时很多人都感到不可理解,但刘昌仁自己心里明白,这就叫工作需要,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所以几十年来,他总是服从组织安排,个人从未和组织讨价还价或寻找客观理由不服从,始终任劳任怨并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待同事和工作。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昌仁总会抓住业余时间多写稿。
◆重病缠身仍不忘自己的诺言
  1986年4月,刘昌仁因胃大出血住院,同病房一位病友因服了200多片安眠药昏迷不醒,医护人员四天四夜才将该病人抢救过来。刘昌仁被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精神感动,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拿起笔来。因为病情,医生不让他随便活动,结果他就趁上厕所的机会溜出了病房,跑到当地派出所和药材公司招待所进行调查采访,并连夜在病床上偷偷把稿子写成。几天后一篇《他终于被救活了》的稿子在市电台“今日威海”专题节目中播出,后被烟台电台、省电台相继采用。
  就这样,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发现有新闻价值的典型都要把它写成稿子。有次,他因胃大出血到天津治病时,他发现南开区华安街有位杨老太太救助流浪儿童的感人事迹,经详细采访后写了篇《年逾八旬的杨玉花老太助人不图名利》的稿子被《天津日报》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发表。
  1994年退休后,刘昌仁一直努力发挥自己的余热和专长,撰写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同时又做起了基层通讯员的培训工作,先后在办事处机关、企业、农村、学校等单位培养和发展了大批业余通讯员。除了做好业余宣传报道,还与老伴潜心研究文字与民间艺术,陶冶了自己,感染了别人,活跃了社区的文化氛围。
  现年78岁的他,由于工作劳累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低血糖、冠心病等疾病,但他在春节除夕都坚持在外拍新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自己当年的诺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