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了常住户口,交医保、孩子上学都省事
户籍新政出台,让不少来烟人员看到落户的  希望,不过专家称实施起来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
  • 2013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有了常住户口,外来人员在住房方面也会得到保障。(资料片) 记者 赵金阳 摄
 不用两头跑,可就近交医疗保险
  年近六旬的王先生来烟台4年了,在开发区一市场摆摊卖水果,由于户籍在黑龙江佳木斯市,为了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他每年不得不回老家一趟。 
  “父母已经过世,儿女又都在烟台工作,实在不想来回跑。”王先生说,年纪大了,坐火车回趟老家,腿要肿好多天。他一跑就是4年,可谓饱尝“两头奔波”之苦。 
  日前,烟台市政府发布的《意见》中指出,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在烟投资经商人员等可根据政策申请登记常住户口。《意见》实施后,像王先生这样的私营业主能否解决“两地跑”的困境呢? 
  为此,开发区医保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意见》中列举的人群能享有常住户口,将意味着一些在烟的私营群体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时,不用再往户籍所在地跑,直接在烟台的居住地就近交费即可。
  通讯员 王伟君 本报记者 宋佳
 有了常住户口,考试不再受限制
  25岁的毕业生李健户籍在山西,毕业于四川一所专科学校,由于女友留在烟台,他也坚定了留在烟台奋斗的决心。但不是烟台常住户口,让一直热衷于各种事业编、教师考试的他被多次拒之门外。 
  “不少考试都要求烟台常住户口,对户口有硬性的规定。”李健说,面对这个现实问题,他动摇过,曾经想离开烟台,现在的他只能在工厂里工作。 
  当然,与李健相比,他的同事孙涌显得幸运些。“由于户口在潍坊,为了参加烟台的考试,父亲在莱山区绿色家园附近买了套房子,解决了考试报名有户籍所在地限制的问题。”
  《意见》中指出,大中专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正式录(聘)用,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本报记者 宋佳
 能落户口,孩子上学不用愁了
  看到26日的报纸,正在南洪街卖瓜子、花生等干货食品的于金月对户籍新政的报道格外关注。
  于红月说,她和丈夫17年前从长春双阳区来到烟台,在南洪街附近做小买卖。刚来烟台的几年里户口在老家,涉及户口问题她都得回家去办,直到前几年她和丈夫在烟台买了房。
  “别的倒好说,关键是孩子的上学问题。”于金月说,之所以要在烟台买房落户,主要是让孩子有学上。“直到现在房子贷款还没有还清呢。”
  《意见》中指出,投资经商、兴办实业,有合法稳定经营场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且依法经营满1年,按规定通过验定或年检的,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驻户口。 
  “户口新政出台,对外地来烟台经商的人来说是个好事。”于金月说,之前要落户,必须在烟台购买足够面积的住房,所以很多外来经商者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上学,即使把孩子带到身边,选择在烟台的学校借读,孩子上高中、高考都比较麻烦。  本报记者 柳斌
  今年25岁的莱阳小伙王莱已经在烟台待了7年,高中毕业后,他独自来到烟台闯荡,先后当过饭店服务员、装修工,后来找了4个老乡,专干店铺装修的活。
  “落户政策改了?快拿过来我看看。”得知烟台的落户政策有变时,王莱立马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据王莱介绍,他来烟台2年后,认识了济宁嘉祥县的同龄女孩小吕,2011年他们结婚了。但是两人的家庭经济情况很差,每个月工资又很低,根本无钱购房,按照以往落户烟台的政策,他们很难留在烟台。
  《意见》中提到,进城务工人员在同一市区连续工作满2年,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且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本人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这太好了,要按这个条件的话,我和媳妇就可以去申请落户,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很好解决了。”王莱激动地说。
本报记者 王晏坤
 没钱买房,也有望落户烟台
鲁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孙明:  不仅是农改非,配套也要完善
  《意见》发布后,鲁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孙明说,烟台市在全省17市中率先发布户籍新政,是对户改措施的一大突破,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不仅仅是将户口本上的农业户口改为非农户口这么简单。
  户籍是道坎
使得不少人难落户

  孙明告诉记者,过去是一个城乡二元化结构,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相互独立。当时农业户口变非农户口的条件非常苛刻,除了高考外,只能通过参军,还有就是进入国企,但招聘条件非常严格。 
  “后来各个城市出现了人才引进落户和购房落户政策。”孙明说,只要符合落户条件,就可进行户口迁移。从此大批的建筑工人和体力工作者涌入城市,这也是农民工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人慢慢适应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不愿回到农村,但因为落户政策限制严格,很难实现自己的想法。 
  “因为户籍政策造成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到现在为止还未打破,这也是阻碍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孙明说。 
户改放开后
社会保障也得跟上

  《意见》中提到,自实施之日起,落户城镇的农村人口可继续享受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等与土地相结合的国家惠农政策。 
  “这个想法很好,但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村村委会或集体经济组织大多以户口为限,为村民或成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当成员脱离集体后,将不再提供服务。”孙明说,这可能会造成市政府的政策很难落实到基层政府。
  另外,在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方面,孙明认为这并非朝夕之事。户改政策放开后,若社会保障配套方面做不好,将会出现很多新的社会问题。 
  “政府出台的任何与户籍改革相关的政策,我们都很高兴,更期待细则的公布,能将人们具体关心的问题呈现出来。”孙明说。 
  本报记者 王晏坤
  日前,烟台市政府发布了《推进全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院校和技工院校毕业生、在烟投资经商人员等都可根据政策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户籍新政实施后,对这些人员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进行了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