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景观回归公众”是众望所盼
  • 2013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刘英团

  前不久的清明小长假,全国景区刮起了一股“涨价风”。尤其是凤凰古城从免费参观到148元通票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近日,实行政府和政府指导价的1200余家景区提供优惠票价,整体降价幅度近20%。
  时下景区的门票越来越贵,公众旅游的成本越来越大。2012年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门票在旅游花销中所占比例最大,高达89.2%的人认为“门票支出已严重影响到旅游热情”。纵然国家要求实行政府和政府指导价的1200余家景区提供优惠票价,但公众依然“不买账”。一些网民在看到优惠名单后“吐槽”优惠景点都是不为大众所熟悉的冷门景区:“难道这是一次冷门推介会?”“优惠”过后的瘦西湖票价从150元回到120元,降幅与此前涨幅一致;峨眉山门票从185元降到165元,优惠后的价格较涨价前还高出15元。
  与我国高票价相比,外国的风景名胜多是免费的。即使卖门票,也是“白菜价”。在美国,开车到著名的黄石公园只要25美元,花50美元办个年卡就能不限次数“免费玩”。韩国首尔的景福宫和昌徳宫,门票也只有3000韩元(约合16.7元人民币),约等于韩国街头一杯普通咖啡的价格。
  旅游资源带有社会属性,旅游业的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门票价格超出公众的承受能力,表面上是风景让人“看不起”,实际上是剥夺了公众的福利,剥夺了公众旅游休闲的权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景区门票价格已到了一个高位,100余个5A级景区中有一半以上已进入“百元时代”。
  看不起的风景,伤不起的心。风景名胜的“公益性”正渐行渐远,已成为普通百姓不再享有的权利。一味地涨价,未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门票涨价固然提高短期收益,但却约束了公众的消费积极性。如果游人减少,景区没有了人气,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凤凰古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然文化、珍贵遗产,应该是全体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都应该享受的,不应该以有钱没钱来划线……”“景观应归全民”,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王威这一旗帜鲜明的声音,特别能引起公众的共鸣,让“景观回归公众”是众望所盼。从长远来看,风景名胜不但不应该涨价,反而应降低门票价格,让利于民,还景于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