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被动到主动,水产养殖“升级”了
  • 2013年05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挖掘机正在投放空石,建设人工鱼礁(资料片)。
  人工鱼礁给海参、鱼虾安了新家(通讯员供图)。
崆峒岛将建成“桃花源”
海岛开发利用
烟台山、招远、蓬莱申报国家海洋公园 烟台争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正在多方面努力
  □通讯员 杜娜 张宇 亚楠
□本报记者 李娜
qlwbln@vip.163.com

  日前,烟台市长岛县正式获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12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一,山东共有日照市、威海市、长岛县3个市县入选。目前,烟台市也在为申报示范区而努力。据介绍,烟台各项指标都已达到申报条件,正在编写申请书。
  要申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下方面均需达到指标: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海洋资源利用情况、海洋生态保护情况、海洋文化建设情况、海洋管理保障情况等。
  据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环保科科长孙兆波介绍,烟台各方面指标都完成得不错,已达到申报条件,目前该科室正在编写申请书。
  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今年,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将做多方准备。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2013年,烟台计划新认定现代渔业园区15处以上,规划建设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10处以上,增加海珍品底播面积5万亩、总数达到50万亩,力争2013年渔业总产值达到640亿元,同比增长6%。
  “我们还打算新增两处国家级和3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没想到国家级的水产原良种场这么快就批下来了。”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王宏亮介绍,4月10日,蓬莱宗哲养殖有限公司申报的黄盖鲽良种场、山东安源水产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刺参良种场,已顺利通过国家级资格验收。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今年将在已有的长岛国家海洋公园基础上,申请打造烟台山、招远、蓬莱3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此外,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将编制海洋生态红线区报告,对生态敏感及需要保护的海域禁止或限制开发,全市8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5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将被划入生态红线区禁止开发。
  □本报记者 李娜

  作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烟台的海岛开发利用工作做得很不错。近日,记者探访了崆峒岛。这里未来将开发成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是烟台海岛开发利用的一个代表。
  渔业资源
亟待修复

  四五月正是夏夷贝分苗的季节,记者来到崆峒岛时,五六个女工紧靠码头,正在忙碌地分拣扇贝。
  除了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也是岛上有名的特产,烟台市民常吃的海鲜很多都来自这里。
  “等搬到大疃村去,养殖业还会保留,不过可能只停留在近海。”崆峒岛养殖场一位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因为海岛开发,这里的渔民将搬迁到芝罘岛大疃村,安置房目前已经挖好了地基。
  岛上来了几位玩耍的游客,其中还有两名韩国人。“石头看得好清楚!”其中一位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和同来的中国女孩说。崆峒岛的海水分外蓝分外透彻,空气也分外清新,在这里,人很放松。
  崆峒岛距离芝罘区东北部海域9.5公里处,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典型的海洋自然景观。记者注意到,在崆峒岛上还有一些渔民家保留着海草房。
  然而,和自然美景不相称的是,海岸上堆着的生产生活垃圾非常碍眼。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因为上世纪的过分捕捞,部分物种消失,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亟待修复。
  根据总体规划,崆峒岛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将打造水上活动区、白塔灯影景区、海市蜃楼景区和望鱼台景区等内容。
  崆峒岛将打造成为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据介绍,烟台的海岛开发利用工作一直做得不错,崆峒岛、长岛、养马岛的开发建设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岛民希望后辈
能到烟台生活

  出行难、就医难和上学难,一直是困扰岛上居民的问题。
  62岁的李玉兰拎了两包蔬菜还有一把香蕉,回到了崆峒岛。她说她已经习惯了岛上的生活,但还是希望儿子孙子能到烟台生活。
  岛上没有田地可种蔬菜,她在自家门前弄了一些土,种了两排小油菜。岛上的淡水是海水淡化而来的,但是一旦遇到机器故障,就只能从烟台装运淡水,送到岛上。当日,记者在登船返回时,就遇到了正在输送淡水的灌装车。据了解,当时因为设备零件损坏,已经从芝罘区往这里送了3天淡水。
  “我孙子今年5岁,正在上幼儿园。”李玉兰说,岛上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小学只有三年级,等孙子8岁的时候,就得到芝罘区上小学了,那样就得住学校。出生在这个岛上,生活在这个岛上,已经习惯了赶海的生活,她说,未来还是要去烟台生活,对子孙来说,那里有更多机会。
护好海洋生态 实现可持续发展
  □冯荣达
  投放人工鱼礁、建设国家级海洋公园、争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烟台在海洋生态方面做的种种努力,不仅是为了让这个城市更加美丽,更是为了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靠海吃海,烟台近海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渔民们不是靠出海捕鱼,就是靠养殖美味的扇贝、海蛎子等为生。但上个世纪,在粗放的发展模式下,过度捕捞和随意养殖“透支”了渔业资源、破坏了海洋环境。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如果继续下去,将贻害子孙后代。
  可喜的是,政府部门及时看到了这一点,通过“退筏还海”、投放人工鱼礁等手段,刹住了粗放发展的车,渔业资源得以渐渐修复、海洋环境得以慢慢改善。可以说,烟台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出的成绩,不逊于任何靠海的城市。
  吃海不忘修复海、美化海,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海洋的未来才会更精彩。
  这种思路值得借鉴,应该长期坚持。今年,在海洋生态文明方面,烟台又定下了很多目标、出台了很多规划,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体现。
  □本报记者 李娜

  作为烟台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烟台的水产养殖经历了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很多企业
乐意建鱼礁

  据介绍,目前,烟台已投放人工鱼礁规模约355万空方,构建人工鱼礁、海洋牧场面积3.5万亩;今年,烟台还将投放人工鱼礁规模50万空方以上,年内争取新建人工鱼礁、海洋牧场项目3-4个,到2015年,烟台人工鱼礁总面积力争达到15万亩。人工鱼礁对水产养殖究竟有啥作用?
  “3年前投的石,现在已经能看到成效了。”烟台泰华海珍品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江声海说,人工鱼礁建成后,他们又移植来了大型海藻,投放的海参、鲍鱼已经在这里安了家,目前长得都不错。
  渔业专家介绍,人工鱼礁和海底牧场的建设,不仅能提高海域内创造的经济价值,对野生刺参、鲍鱼、紫石房蛤、海胆等珍稀资源,也有显著的恢复和提高作用。
  效果是看得见的,以前都是政府鼓励、资金扶持建鱼礁,如今很多企业乐意建鱼礁。”
成立合作社
成本大大降低

  从莱州市朱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长轨迹,也能看出烟台水产养殖的变化。
  朱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烟台首个省级优秀养殖示范区,拥有社员168户,主要从事名优鲆鲽鱼工厂化养殖、海参和大菱鲆养殖。
  2006年,上海多宝鱼“药残风波”发生后,莱州市大菱鲆行业陷入了最低谷,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个体养殖户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们守着检测合格的产品,却无法将产品送入市场。很多养殖户意识到,只有组织起来,走品牌化、组织化、规模化的道路,生产优质、安全的产品才是唯一出路。与此同时,南方等地的合作社成立运营的成功例子不断传来,于是,在朱旺养殖大户杨景洲的倡导下,合作社便很快成立了起来。
  “养殖成本降低,是合作社成立后大家体会最明显的一点。就拿养鱼来讲吧,饲料是最主要的成本投入,合作社统一采购饲料,一年下来,一户社员能省四五万块钱。”杨景洲说,如今他们正在为整个集体寻找更为高端、稳定的市场。
四十里湾10年 见证海洋生态变化
  □本报记者 李娜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烟台做了很多努力,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整治四十里湾。未来,烟台将继续加强对海岸线的保护,努力保持原生态。
  四十里湾
越来越漂亮了

  10年,四十里湾的变化讲述了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故事。昔日,海面绵延养殖筏,如今视野开阔,海水更蓝,沙滩更洁净。滨海一线沿路美景,成了每个来烟台的游客必游之处,四十里湾成了真正的黄金海岸线。
  “这10多年,变得呀都不敢想!”如今在莱山区一家企业做看管员的老烟台人孙老先生说。孙老先生62岁,是孙家滩的村民,16岁就开始出海打鱼,20世纪90年代开始搞扇贝养殖,7年前才正式和海上生活说再见。“现在的莱山早不是以前了,先是海边修了路,起来了楼房,再后来竹筏子海浮子都不见了。”老孙说,孙家滩和周边村子的人靠海吃海,出海打鱼连带搞养殖。
  据了解,四十里湾到养马岛一线,是烟台主要的近海渔业产区,主要养殖扇贝、海虹、海蛎子等。但近海岸的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小,对游客和周边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困扰,特别是夏天,海边堆积如山的扇贝和海蛎子壳,总是散发着腥臭。
  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主任马兆虎说,20世纪90年代,四十里湾曾因富营养化出现赤潮等环境问题。后来,10年多的时间,烟台分四个阶段拆除养殖牡蛎、海带、扇贝等养殖筏架3.54万亩,恢复海洋生态海域达到5万亩。通过退筏还海,修复海岸,四十里湾的环境得到改善。
  “退筏还海实际上是割自己的肉,当时有一些阻力。”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近海养殖和捕捞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周边渔民的重要生活来源。
363公里海岸线
要保持原生态

  近几年来,烟台不断加大对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和修复的力度。记者从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今年将编制《烟台市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保海洋生态红线区域得到有效保护,红线区域面积和自然岸线分别达到40%。
  烟台拥有909公里海岸线,自然岸线保有率40%,就意味着363公里的海岸线要保持原生态。
  “强制性的规定是为了加强对海岸线的保护。只有海岸红线和耕地红线一样,任何开发不得逾越,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环保科科长孙兆波说。
  此外,4月份,烟台还下发了《2013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烟台将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加大船舶、钻井平台溢油等海上污染防治力度,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