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爱捐遗体 生后永留名 |
遗体捐献者奉献林二期落成,232名捐献者留名雕塑墙 | |
- 2013年05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捐献者的家属们排队来到奉献林祭奠。 |
|
文/片 本报记者 吕璐 日前,投资130万元的遗体捐献者奉献林二期工程在福宁园落成,232名捐献者留名雕塑墙。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上午近百名遗体捐献者家属和社会志愿者来到位于福宁园公墓的奉献林拜祭。 雕塑墙扎根奉献林 记者看到,奉献林二期工程主要是雕塑墙,墙面10多米长,1米多宽,上面刻有232名捐献者的名字。捐献者家属们在雕塑墙上自己家人的名字下方献上一枝鲜花,并深深地鞠躬,向“住”在这里的捐献者们致敬。 本报2月18日曾报道过突发重病大义捐角膜的老军人张林海的事迹,8日上午,他的妻子李女士也来到了奉献林。奉献林二期工程建成后,她多次带着7岁的小孙女前来拜祭。“包括丈夫的名字在内,墙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捐献的善举,学生和志愿者们在这个神圣的地方能感受到奉献者的伟大。”李女士说。 受捐者为逝者祈祷 8日上午,住在市南区的受捐者郑先生也来到奉献林为逝者祈祷。今年42岁的郑先生是一名公安民警,2010年患上肾功能衰竭,每周要做三次血液透析。听说可以通过肾脏移植挽救生命,郑先生苦苦等待合适的肾源。去年秋天,一位器官捐献志愿者捐出肾脏,郑先生在青医附院接受了器官移植手术,半个月后出院,两个月后回到了工作岗位。 由于器官移植有双向保密的规定,郑先生并不知道捐献者的名字。“捐献者的奉献让我重燃起了生存的希望,自己一辈子都会心存感激。”郑先生说。 青医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董震介绍,通过亲属移植等途径,青医附院每年会进行30至50例肾脏移植,去年以来,已有4名肾病患者获得了器官捐献者的帮助成功出院,目前恢复情况良好。董震初步估计,青岛市有上千名肾病患者还在等待肾源。 捐献志愿者 十年增百倍 青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苏海音介绍,青岛市红十字会自1997年开展遗体捐献工作,截止到2004年,签署捐献遗体(器官、组织)协议者人数仅有23人。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目前,青岛市登记的捐献志愿者人数已达3000人,实施遗体捐献347例,另外有64例角膜为眼病患者带去光明,器官捐献5例,12个大器官为重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据了解,今年7月,市红十字会和福宁园还将在奉献林设置两处19寸的电子触摸屏幕。市民可在触摸屏上通过检索的方式,查到遗体捐献者生前的资料和照片,进一步了解捐献者的捐助事迹,触摸屏具备网上祭奠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