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帅 日前,威海市建设委员会公布《威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该规划围绕构建“青山绿水绕城镇,碧海蓝天佐翠城”的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对市域规划区、市区城市规划区、现状建成区的城市绿地进行了2011年至2020年的系统规划。 202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49.3% 目前,威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7.12%,人均公园绿地为24.45平方米,到2015年,(全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7.9%,人均公园绿地为24.55平方米,2020年(全市)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9.3%;人均公园绿地将达到25.3平方米。充分利用“山、海、城、岛”并存的自然基础,构建“青山绿水绕城镇,碧海蓝天佐翠城”的生态园林城市。 《规划》提出了大环境绿地规划,目标是以区域山体为背景,海岸为纽带,通过林网、道路相连接覆盖整个市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大环境绿化空间结构。至2020年,威海将把风景名胜区、海岸带、山体林地、农田经济林、湿地、生态绿廊等构成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实体,其中规划有包括里口山—环翠楼—刘公岛、文笔塔—仙姑顶等视觉景观廊道。 《规划》将市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定为“一带多点,绿心中踞,绿廊导风,绿网交织”,即一条海岸带、多个公园,绿心中踞及里口山中心绿核,河流、道路,绿化纵横,贯穿城市。 城市绿地分类更明确 该《规划》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将威海市建成区绿地进行分类,规划至2020年公园绿地面积为3289公顷,生产绿地面积为452.8公顷,防护绿地面积为1157.5公顷,附属绿地面积为1496.5公顷。节约型绿地建设率不低于80%。 2020年公园绿地中综合公园面积将达833.22公顷,社区公园面积301.72公顷,街旁绿地347.93公顷等,各类公园服务半径也由300米到1500米不等。《规划》中明确,2020年防护绿地实施率大于90%,设海滨防护绿地、快速路旁绿化带、铁路防护绿地等。 《规划》对附属绿地也做了规定,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公共设施绿地用于行政办公和体育用地的绿化率不低于35%,文化娱乐和医疗卫生用地不少于45%。居住绿地中,一类居住用地的绿化率应不小于45%;三类和旧区改造的居住用地绿化率不少于25%,绿地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应种植不少于10种植物。 公园、广场成紧急避灾据点 《规划》详细规定了城市避灾绿地,充分发挥绿地的防灾、减灾和避灾功能,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根据用地面积、人均有效避难面积等设置一级避灾据点、二级避灾据点,包括有居民步行时间少于8分钟可达的公园绿地和生产绿地,环翠楼公园等公园广场。《规划》将主干道有效宽度大于15米的新威路等8条路设置为救灾通道,将紧急避灾据点内外的疏散通道有效宽度大于4米的统一路等设为避灾通道。 重点保护古树名木、濒危植物 威海市区古树名木共计42株,其中属于一级保护的8株,二级保护的13株,三级保护的21株。生长旺盛的有15株,其它的长势一般。 《规划》对古树的保护提出了诸多具体举措。今后,威海将采取挂牌、订做宣传栏等措施对古树名木科学、文化价值进行宣传和普及;进行古树名木的种群生态研究、生理与生态环境适应性研究、树龄鉴定、养护管理、综合复壮技术研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明确古树名木的管理单位或个人职责;划定古树名木保护区,制定古树名木保护实施方案。 此外,将保护现有的90科262属525种植物,尤其是牛皮杜鹃、杜仲、野生玫瑰、狗枣猕猴桃等珍稀濒危植物。至2020年,威海本地植物指数将大于0.95的标准,生物防治推广率达到55%以上。建成区园林绿化植物达到780种以上。将里口山、正棋山、周立顶山、双角山、双岛湾湿地作为栖息地绝对保护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