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余家长聆听幼小衔接教育
本报教育顾问走进统一路小学幼儿园,讲授孩子怎样顺利入学
  • 2013年05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精彩的讲座吸引多位家长的记录
  ▲仇善文老师正在讲解有关幼小衔接的知识讲座
  □文/片 见习记者 
     赵辉 王天宇 报道
□通讯员 苗华君

  本报5月16日讯 16日下午3时,威海市文联副主席、教育专家、本报小记者团顾问仇善文老师来到了统一路小学幼儿园,为百余名幼儿家长作专题讲座——“儿童教育的道与术”。内容主要涉及幼儿园孩子如何顺利地升入小学,精彩的讲座引起在场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好教育有多远?”讲座开始,仇善文老师围绕这个问题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说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这就说明国家现在不仅重视教育问题,更重视教育的质量。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在阐述美国梦时,则称“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就是美国梦”。可见世界各地都对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当下的家长听了无数教育专家的课,看了无数家教的书,在孩子身上做了无数实验,为什么收效甚微?仇老师说,“在今日中国,最难谈的是教育,谈教育的人最多,误导教育的最多,懂教育的最孤独,最难做的是家长,而家长中最难做的是一年级家长。”  “幼儿园孩子升入小学具有无准备、无过渡、无适应期、无心理准备等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突然性,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重大考验。孩子前天还在嗷嗷待哺,昨天还在蹒跚学步,刚刚还在跟着妈妈牙牙学语……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怎么忽然间接到了孩子上小学的录取通知书!”仇善文称,因为孩子上学而造成家长的工作与教子的博弈,永远是母亲的困惑。并且这也是自由、放养式的幼儿园生活突然被作业、纪律所替代,这个过程让许多孩子不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是选择“道”还是“术”,也让家长犯难。所谓“道”就是教育的普遍规律,而“术”则是教育的应急性方法。
  相比起教育事业比较先进的国家,我们的教育往往是急功近利。仇善文举例“只要有人教拼音、汉字,很多家长就会让幼儿去学,因为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学就跟别人的起点不一样。而在英语上的巨大投资,则更有揠苗助长的嫌疑。成绩是当下教育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做人却无从考核,也变成了教育的无奈。这种状态的下的教育,学习者与学习的东西对立,学习者与学习的过程对立。”
  比较有远见的教育是应该培养孩子的生命力。仇善文称,对于幼儿园升小学的孩子,要做好辛苦的准备,尤其要做好孩子哭闹不去学校的心理准备。在“术”这个方面,家长可以提前领孩子参观学校,甚至领孩子去厕所看一下;让孩子认识一下小学生的生活,并促使孩子羡慕他们;开学第一天吃早饭时,要祝贺孩子是小学生了;让孩子穿上新衣服,背上书包;在学校门口拍一张入学纪念照片。而在“道”这个方面,要满足孩子生命成长需要,打开生命、懂得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生命的圆满就是做到感官打开、精神智能、社会智能、身心和谐。
  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接近尾声,广大幼儿家长听得非常专注,不停地作好记录。讲座结束后,家长们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对仇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对于家长的问题,仇老师也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统一路小学幼儿园负责人表示,仇善文老师的讲座贴合实际,讲的都是现在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教育意义深刻,非常感谢仇老师和齐鲁晚报提供的宝贵机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